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作者 李敏 第八章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ppt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作者 李敏 第八章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ppt

ID:50065086

大小:6.76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08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作者 李敏 第八章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ppt_第1页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作者 李敏 第八章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ppt_第2页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作者 李敏 第八章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ppt_第3页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作者 李敏 第八章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ppt_第4页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作者 李敏 第八章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教学课件 作者 李敏 第八章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8章机房设计8.1机房设计的一般要求8.1.1机房建筑的要求1.土建方面的要求1)机房在冷库总平面上的位置(厂区的下风向)2)压缩机房一般在第一层,禁止放地下室(军用除外)。但空调机房大多在地下室3)可与主体建筑连接或分开。机房和设备间宜靠近冷库的制冷负荷中心4)机房所有的门、窗均应设计成朝外开启;机房必须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其窗孔投光面积通常不小于地板面积的1/7~1/64)采用Ⅱ级耐火等级建筑物设计2.暖通方面的要求(室温12℃以上,供暖采用蒸气,换气次数一般8次/h,夏天可设空调);机器要做防噪处理3.机房的供电和照明的要

2、求机房供电与照明冷库应按二级负荷供电。对公称体积在2500m2以下的冷库,可按3级负荷供电。仪表信号断电器,应采用封闭型或安装于封闭的箱内,照明灯具开关应采用隔尘型的。动力开关及配电设备,应采用封闭型或浸油型。机房照明必须充足,机器间为50~75lx的照度标准,设备间为35lx。应选用防爆型的荧光灯具。8.1.2机房布置的要求1.机器间的布置要求1)制冷压缩机的仪表盘应面向主要操作通道;2)总调节站及仪表屏通常布置在机器间内。中间冷却器一般靠墙设置,但应注意不要影响窗户的开启和采光。3)机器间内应有冲刷地面的给排水设施和盥洗水盆

3、;4)制冷装置的自控柜、自控仪表、操纵台等可设在机器间一侧相邻的自控操纵室内。5)机器间的噪声应按《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执行;6)机器间内主要通道的宽度应视其面积的大小而定,一般为1.5~2.5m。非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0.8m。7)压缩机突出部分到其他设备或分配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m,两台压缩机突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小于lm;8)机器间内须留有适当的临时检修面积。2.设备间的布置要求设备间是安装制冷辅助设备的房间,在布置时要考虑下面的要点:1)设备间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5m,非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8m。2)在设备

4、间布置容器时,均应考虑窗户的开启方便和自然采光的条件。3)设备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下列数值:a.需要经常操作的不小于0.8m。b.不经常操作的或不通行的不小于0.3m。c.各容器壁与墙、柱的边缘距离不小于0.2m,设备隔热层的外壁与墙面、柱边的距离应不小于0.3m。8.2压缩机的布置8.2.1制冷压缩机的布置及相关要求制冷压缩机的布置要根据压缩机的尺寸、台数、机器间的布置形式及机器间的平面尺寸来考虑。有下列3种布置形式:如图8-28-38-4所示.8.2.2机器间有关设备的布置要点1.总调节站的布置2.中间冷却器的布置近双级机

5、组或双级机的地方,外包隔热层,下垫防腐处理的木块(50mm厚,防冷桥),并安装在300㎜厚的地基上(∵中冷的排油、进液的管道的安装)3.油分离器的布置(1)不带自动回油装置的油分,一般在机房外(2)与供融霜热氨的油分,可设在机房内(3)洗涤式油分(4)干式、水冷式油分标高无要求(5)系统中具两个以上油分压缩机与油分的排气管布置应使各油分分配均匀,螺杆机的油分专机专用油分离器的位置要同管道走向一起考虑,洗涤式油分离器的位置应尽量靠近冷凝器,它的进液管应接于冷凝器出液主管的下半部,且冷凝器出液管与油分离器进液管的相对高差约为250~

6、300mm,从而保证了供液,使洗涤效果良好,如图8-5,8-6所示。4.冷凝器的布置布置冷凝器时,其安装高度必须使制冷剂液体能借助重力顺畅地流人贮液器。根据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布置方式。立式在室外,卧式在室内.靠墙安装的卧式冷凝器的布置尺寸以及卧式冷凝器与贮氨器的垂直布置如图8-7所示,供设计时参考。淋水式冷凝器多布置在室外较宽广的地方或机房的屋顶上,它的方位应使其排管垂直于该地区夏季的主导风向。在风大的地区,冷凝器四周应做百页挡水板。蒸发式冷凝器多布置在机房的屋顶上,周围通风良好。图8-8所示为两台蒸发式冷凝器的并联连

7、接方案。8.3辅助设备的布置8.3.1设备间布置的一般要求设备间内设备(或容器)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下列数值:(1)需经常操作的通道不小于0.8m。(2)不经常操作的或不通行的通道不小于0.3m。(3)各容器壁与墙、柱的边缘距离不小于0.2m,设备隔热层的外壁与墙面、柱边的距离,应不小于0.4m。设备间内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m。在设备间内布置容器时,均应考虑窗户的开启方便和自然采光的条件。8.3.2设备间的布置形式一般分单层式和分层式布置。8.3.3设备间有关设备的布置要点1.贮液器的布置:贮液器一般布置在设备间。若设置在

8、室外,应有遮阳设施。如图8-10所示。2.排液桶的布置:排液桶一般布置在设备间靠近库房的一侧。如果设备间分为两层,排液桶则设在底层。3.氨液分离器的布置:机房氨液分离器布置在设备间内,其高度应使分离下来的氨液能自流到下方的低压贮液器或排液桶。库房氨液分离器应设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