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ppt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ppt

ID:50051630

大小:224.5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20-03-02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ppt_第1页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ppt_第2页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ppt_第3页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ppt_第4页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卢永申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历史Abel、Rowntree和Turner于1913年开始研究HD,并使用水蛭素抗凝Mclean1916年发现肝素,随着肝素制剂的改进,Thalhimer首先成功地把肝素用于血液透析抗凝。60余年来,肝素仍是血透抗凝的主要药物Henny1983年首次报道急性血透中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Lane等(1986年)和Ljungberg等(1987年)分别采用一次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均取得满意透析效果。1961年Morita首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法,1982年Pinnick将该法应用于高危出血患者血透,取得

2、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现状7个血液净化中心的842例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孙雪峰教授等人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2009年第9期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现状凝血指标检测一般情况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现状抗凝剂应用一般情况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现状不同疾病抗凝剂应用情况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现状调查结果1、被调查的7个血液净化中心,虽然都在使用抗凝剂,但没有一个中心定期检测患者的凝血指标,没有规范化进行凝血状态评估。2、进行透析的患者中46%为慢性肾炎患者、15%为糖尿病患者、9%为高血压患者,各类病种患者间抗凝剂用量却没有明显差别。3、有出血倾向和血栓病史的患者抗凝剂用量无显著差

3、异。4、目前我国临床上血液透析的抗凝尚处于经验性阶段,没有个体化的监测。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现状调查结论1、目前临床上的血液透析抗凝治疗为经验性用药,缺乏必要的凝血监测;2、在抗凝剂的选择、使用剂量和使用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缺欠。3、需要加强抗凝治疗知识的普及,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抗凝治疗方案。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现状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第三篇血液净化临床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第二章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含义概念1、评估患者凝血状态2、个体化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和剂量3、定期监测、评估和调整目的1、维持血液在透析管路和透析器中的流动状态,保证血液净化的顺利实施2、避免体外循

4、环凝血而引起的血液丢失3、预防因体外循环引起血液凝血活化所诱发的血栓栓塞性疾病4、防止体外循环过程中血液活化所诱发的炎症反应,提高血液净化的生物相容性5、保障血液净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血液净化抗凝治疗流程治疗前患者凝血状态评估抗凝剂的合理选择(种类和剂量)检测凝血状态并发症处理治疗前患者凝血状态评估出血性疾病发生的风险1、有无血友病等遗传性出血性疾病。2、是否长期使用华法林等抗凝血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3、既往存在消化道溃疡、肝硬化、痔疮等潜在出血风险的疾病。4、严重创伤或外科手术后24小时内。治疗前患者凝血状态评估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的风险1、患有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等伴有血

5、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基础疾病。2、既往存在静脉血栓、脑血栓、动脉栓塞、心肌梗死等血栓栓塞性疾病。3、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低血压。4、长期卧床。5、先天性抗凝血酶Ⅲ缺乏或合并大量蛋白尿导致抗凝血酶Ⅲ从尿中丢失过多。6、合并严重的创伤、外科手术、急性感染。治疗前患者出血状态评估swartz分级危险度出血倾向极高危活动性出血高危活动性出血停止或手术、创伤后小于3天中危活动性出血停止或手术、创伤后大于3天而小于7天低危活动性出血停止或手术、创伤后大于7天血液净化抗凝治疗流程治疗前患者凝血状态评估抗凝剂的合理选择(种类和剂量)检测凝血状态并发症处理抗凝剂的合理选择(种类和剂量)理想的抗凝剂的标准1、体

6、外具有确切的抗凝活性2、半衰期短,透析后对体内凝血系统无影响3、不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及质量,不招致严重出血4、对体内脂代谢及其他物质代谢无影响抗凝仍是临床难题抗凝剂的合理选择(种类和剂量)血液净化的抗凝剂1、肝素2、低分子肝素3、前列环素4、枸橼酸盐5、水蛭素(重组)6、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甲磺酸萘莫司他)7、阿加曲班8、其他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苯磺唑酮和噻氯匹定)抗凝剂的合理选择(种类)普通肝素适应症1、既往无肝素过敏史2、既往无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3、临床上没有出血性疾病的发生和风险4、临床上没有显著的脂代谢和骨代谢的异常5、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在50%以上;血小板

7、计数(>60×109)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D-双聚体正常或升高抗凝剂的合理选择(种类)普通肝素药理学1、半衰期0.5~2.0小时,平均50分钟2、在体内与抗凝血酶Ⅲ结合而发挥抗凝活性,可灭活凝血酶、凝血因子Ⅹa、Ⅳa、Ⅻa等3、病人个体差异,药物半衰期及生物效价较离散,抗凝作用主要取决于机体对肝素的反应性、药物的清除速率、肝素本身的活性,应用时剂量要个体化4、WBPTT、ACT的延长时间与肝素剂量呈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