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说课课件精编版.ppt

《氧气》说课课件精编版.ppt

ID:50049044

大小:1.69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02

《氧气》说课课件精编版.ppt_第1页
《氧气》说课课件精编版.ppt_第2页
《氧气》说课课件精编版.ppt_第3页
《氧气》说课课件精编版.ppt_第4页
《氧气》说课课件精编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氧气》说课课件精编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氧气》说课说课人:XXXXXXX班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教法4教学过程5板书设计《氧气》是人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从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现象出发,揭示其化学本质,为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提供科学的解释,为以后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分析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提高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能力及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2.通过探究实验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与方

2、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难点对实验现象的全面观察、记录、分析和思考、归纳和总结、准确描述与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重点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让学生大胆的设想、猜想,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课本知识,如果学生有合理的实验方法,我就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尝到探索、实验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法讨论归纳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探究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学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

3、究学习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实验探究质疑释疑小结作业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小实验:用手捏着你的鼻子,闭着嘴巴,看谁憋气的时间长。你能不能一直坚持下去?为什么呢?自主学习课前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生活实际学生自己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课上教师出示一瓶氧气,指导学生先按色、嗅、味、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PPT结合氧气的密度及固态液态氧颜色讲解)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对氧气物理性质的记忆。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

4、重点又是难点。因此我主要采用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注意有程序地教给学生操作实验的技巧、注意事项、燃烧现象的语言描述及文字表达式。提出问题问题1: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氧气?问题2:有哪些物质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呢?问题3: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是否相同?动手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并仔细观察现象。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及观察能力演示实验观察描述: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演示实验观察描述: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铁在空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演示实验观察描述: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实验探

5、究经过实验探究,不仅掌握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以后更好地利用实验探究自然科学知识打下基础。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硫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S+O2=SO2木炭铁丝点燃质疑释疑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1)物质在空气中和纯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为什么不同?(2)今天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和它的用途之间有什么联系?仔细分析实验2-4,讨论下列问题:(1)细铁丝下端的火柴有什么作用?(2)将细铁丝弯成螺旋状的目的是什么(3)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者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4)上述三个实验说明氧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可燃物在氧气中

6、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为什么?(课件展示)通过讨论与交流质疑释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小结作业1.回顾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2.作业:同步习题养成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氧气板书设计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②碳+氧气------>二氧化碳③硫+氧气------->二氧化硫④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点燃点燃3.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谢谢!知识回顾KnowledgeRevie

7、w祝您成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