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024669
大小:222.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04
《管控工厂UPPH之我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管控工厂UPPHUPPH是unitsPerHourPerPerson单位人时产能的缩写,是公司作为衡量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UPPH是衡量员工单位时间工作量的一种绩效指标。UPPH计算方式如下:UPPH=工作量/(投入时间*投入人力)。(投入吋间以小吋计算)。先算出总工吋(人数X工吋),再用总产量除以总工时,例:50人,8小时,600产量,UPPH二600=(50X8)二1.5。由上式可见,员工绩效与UPPH成止比关系。大多数国际公司都以UPPH作为员工绩效评比的重要指标。UPH(unitsperhour)单位小时产能'指每小时的产量‘UPH二年生产量/(12*月
2、工作日*R工作小吋)或UPH=R生产量/H工作小吋;UPPH(unitsperpeopleperhour)人均时产能,指每小时每个人的产能,UPPH=年生产量/(12月*月工作日*日工作小时*工人人数)或UPPH二日生产量/(M工作小时*投入人工).UPH和UPPH算出来的都是某个工位的产能。先进的管控工厂UPPH方案:一、总体指导思想1•精益生产作为当今最为先进的制造管理方法,具有如何管控工厂UPPH很强的实践性。改善实施必须始终围绕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核心即消除浪费来开展各项工作,时时以精益生产思想作为工作指导的有力武器。如何管控工厂UPPHUPPH是unitsPer
3、HourPerPerson单位人时产能的缩写,是公司作为衡量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UPPH是衡量员工单位时间工作量的一种绩效指标。UPPH计算方式如下:UPPH=工作量/(投入时间*投入人力)。(投入吋间以小吋计算)。先算出总工吋(人数X工吋),再用总产量除以总工时,例:50人,8小时,600产量,UPPH二600=(50X8)二1.5。由上式可见,员工绩效与UPPH成止比关系。大多数国际公司都以UPPH作为员工绩效评比的重要指标。UPH(unitsperhour)单位小时产能'指每小时的产量‘UPH二年生产量/(12*月工作日*R工作小吋)或UPH=R生产量/H工作
4、小吋;UPPH(unitsperpeopleperhour)人均时产能,指每小时每个人的产能,UPPH=年生产量/(12月*月工作日*日工作小时*工人人数)或UPPH二日生产量/(M工作小时*投入人工).UPH和UPPH算出来的都是某个工位的产能。先进的管控工厂UPPH方案:一、总体指导思想1•精益生产作为当今最为先进的制造管理方法,具有如何管控工厂UPPH很强的实践性。改善实施必须始终围绕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核心即消除浪费来开展各项工作,时时以精益生产思想作为工作指导的有力武器。2•任何一项管理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适用每一个企业。在应用精益生产理论进行改善时,必须时刻结
5、合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和企业本身的特殊性进行灵活应用,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一不至于在改善中生搬硬套,走错方向。例如由于手机行业存在市场机会成本,战略要求不能完全做到“零库存”管理。3—个拥有卓越企业文化和管理的企业,需要经过多年的实践积淀才能实现。丰田公司自成立初期就开始不断探讨生产模式,历经四十年吋间才一逐步形成了初步成型的丰田方式。时至今日,丰田方式仍在不断改善进步中。因此,没有那个企业的实现是一瞰而就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卓越企业管理需要系统性的全面进行改善,但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分步骤分门别类的逐步改善进而达成阶段目标并最终实现总目标。4•改善不能脱离现场。所有数
6、据必须现场测量,所有问题必须现场观察,充分与一线员工交流并亲身实践才能得出结论。脱离现场,脱离实际,脱离基层员工,任何改善都只是纸上谈兵。5•改善成果必须实现标准化,没有标准化的改善不是完美的改善。6•精益生产的改善需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只有全员参与,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改善才能处处开花。7•改善是一个持续创新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持续改善,不断进步,这是丰田方式的精髓。只有深深理解这一精髓,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融入到员工心中,才能够在精益生产的实践应用中取得长久发展。二、实施方案指导框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借鉴国内外的精益生产理论指
7、导和实践案例研究,研究将精益生产的各钟软硬件技术进行分类,提出了新的改善模型,作为公司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指导框架。改善模型称为新“TPS”模型,T代表技术(Technology),P代表人员(Person),S代表系统(System,如图4-1所示。改善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技术改善、系统支持以及人才培养,如图4-2所示。制造技术的改善代表着生产技术的改进,而支持系统则是从流程设计上来进行优化,而人才培养正是从以人为木的角度出发,对人的能力、意愿和文化进行培养熏陶,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三、制造技术改善(一)生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