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能否成为学生所需.doc

经典,能否成为学生所需.doc

ID:49962747

大小:1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3

经典,能否成为学生所需.doc_第1页
经典,能否成为学生所需.doc_第2页
经典,能否成为学生所需.doc_第3页
经典,能否成为学生所需.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经典,能否成为学生所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典,能否成为学生所需李中艳 经典诵读倡导良久,今日才开始行动,好在已经开始行动,相信不久校园里一定会传出学生朗朗的诵读声,此刻我仿佛可以听到学生摇着小脑袋背三字经的场景,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这两日在网上查阅了关于经典吟诵的一些知识,有一种隐隐的忧虑,作为一种国学传承,我不知道老师、家长能否切实让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蒙和启迪。今日回头看到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涉猎倒是广泛,可是关于经典的只有寥寥几本:《史记》、《诗经》、《论语》、《唐诗宋词鉴赏》因为偏爱诗词,诗词方面的书籍多一些,但是看的时候只是皮毛。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启蒙读本《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

2、》、《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这些书籍是一定让孩子们涉猎到的,我竟然一本都没有。下午放学匆匆坐车赶到书店,看到很多的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来买《三字经》,我问了两个家长,他们的孩子都在不同的学校上一年级,看来,抢救国学已经从孩子开始了,虽然可以感受到家长的不满意,但是看到孩子拿着书那种欣喜的样子,我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想起我们那个年代,虽然生活不能用匮乏来形容,但是对于出生在山区的我们来说,买书是一种奢侈,记忆中,好像根本就没有老师给我们说过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经典。即使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对于出处甚是模糊。庆幸的是,孩子们再也不会像我二十年前一样,连《三字经》都不知道

3、。听到校园里孩子们的诵读书,仿佛可以感知一个民族整体的觉醒。一下子抱回了厚厚一摞书,《三字经》、《弟子规》之类孩子的书,我是一定买的,我还预备在孩子们背之前自己要抽时间背熟,差十块不到三百,等出来打车的时候才发现只剩下找回的十块,连打车的钱都不够。拎着沉甸甸的两袋书籍,历史仿佛在我面前穿越。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我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实际上,我们提倡的儿童读经运动,就是一个背书的方法,就是教人家肯读书,肯背书,肯唱歌,没有别的东西。就是教刚生下的孩子,从零岁起到十五六岁之间,就读

4、书,背书。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包括佛家一小部分也可以,不过在传统的教育上,是以儒家的书为基础,佛家的书,要大一点再读。背书的内容,不仅是中国的基本文化要背,还要背其他各国的文化,如英文,法文,德文等等。过去,西方的教育方法,不管欧洲,美国也和中国一样都要背书。背诵是不需要理解,不用分析,是在脑筋愉悦的情况下记住,所以对小孩身心有益。小孩子背诵四书五经有益身心发展,它不同于“强记”,“强记”是填鸭式的教育,且容易忘记,对小孩的身心无好处。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的效果。诵读经典已经

5、从孩子起步了,可是就像南怀瑾大师担忧的一样:孩子对经典的学习会不会陷入一种有碍身心发展的“强记”,最终沦为一种负担呢?这两日也听到老师们议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让他们死记硬背有什么作用?欣慰的同时有些担心,关于经典的记忆,如果我们沿用私塾的教法,是教孩子们吟诵,它不同于我们说的“强记”,百度解释说:吟诵是高效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深。吟诵里,已经包含了句读、格律、结构、修辞等等一系列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寓教于乐。吟诵尤其对于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非常有效。吟诵还是培养创造力和个性的重要方法。古代私塾童子在记忆的时候,先生大多不多做解释,就是教吟诵,鲁迅

6、好像在一篇文章里也提到过。但是我也看到了上面写到的吟诵的现状,特摘录如下: 一、如今年龄在100岁以上的读书人,都会吟诵。但今在世者凤毛麟角。今世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年龄基本上都在80岁以上,这样的先生也极其寥寥了。  二、几乎没有传承。由于社会环境的问题,最后一代学会了吟诵的先生,普遍没有把吟诵传给他们的学生和儿女。但是,吟诵传统也不绝如缕,在很多地方也有个别人士因为喜欢或者理解吟诵的价值,而自发地学习、搜集、研究吟诵。  三、很多老一辈的著名学者都会吟诵,如周有光、季羡林、霍松林、冯其庸、叶嘉莹、吴小如、戴逸、钱绍武等等。  四、20世纪以来,陆续有一些吟诵的录音录

7、像,散在某些机构和一些个人的手中。这批录音十分珍贵,其中不乏历史名人和文化名人,而且音质正在损坏之中,也亟需转录保存。  五、总的来说,五至十年之后,传统吟诵将基本消失。能否在这段时间内把传统吟诵系统地保留下来,对今后吟诵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各地的吟诵调不一样,新吟诵需要传统吟诵作为基础,否则将成无源之水。我只是摘录了一部分,如果我们今天的学习仅仅是一种浅层次的逼迫学生记忆,零敲碎打,不成系统的话,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会不会成为他们所需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