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审题技法.ppt

中考作文审题技法.ppt

ID:49886240

大小:271.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2-29

中考作文审题技法.ppt_第1页
中考作文审题技法.ppt_第2页
中考作文审题技法.ppt_第3页
中考作文审题技法.ppt_第4页
中考作文审题技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作文审题技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一)应试作文的审题步骤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环。有经验的考生,应将审题过程分作四步走完。1.扫视快速扫读文题,以明体裁,找重点,求范围。扫读的内容为:①看文题的类型——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要求自由拟题;②看文题的内容——是记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说明;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是写文,还是写信……③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④看文题的多少——是一个题,还是两个题;是独立的两个题,还是一材两题。

2、2.品析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重点:①理解完整命题的含义,明确重点,确立中心。②分析半命题的表达形式,理解要求,仔细斟酌之后再进行“完形填空”。3.补读审读构成文题的其它因素,着重查看:①文章体裁和字数的要求。②关于拟题、取材、格式方面的要求。③关于材料处理的要求。④作文过程中不容违反的规矩。⑤其它特别的要求。4.深究①对看不懂的语句再从头读过,仔细推敲。②细读文题中的解释、举例、说明与提示,看其中隐含有哪些对写作构思有用的信息。③研究文题前后附加的成段的语言文字,看其中是否隐含有对文

3、题写作构思的一些暗示。以上四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步的“品析”。品析文题时,速度不妨放慢一点,时间不妨拉长一点,以确保真正地理解题义。为了理解的准确,除了从字面意义上直接体味之外,还可以运用如下两种方法:①增删。或在文题中增加字词,或从文题中减少字词,从增删之后变化中体会文题的表达重点,从而强化对文题的理解。如:“又是一年风起时”与“几分在心头”②对比,将卷面上的文题与平时见过的或考前训练过的文题进行对比,从中体会到大的差别或细微差别,以防止草率套用原先熟悉的材料。如:“成长”与“成长,伴一路芬芳”以上四

4、步,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实际上在操作上是揉为一体的,只不过是审题中要注意的四个侧面,我们在考场上(二)仔细领会文题的要求为了严谨和科学,也为了考生尽量少失误,中考作文题的命题者总是要在文题前后交代几点,并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语。在这简短的文字中,有着丰富的、指令性与指导性兼容的信息。若不细细咀嚼、领会就匆忙着笔,可能会给考场作文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作文应试中,不可不仔细研读文题的“要求”。文题的“要求”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交代每个文题之后必有此项内容。综合起来看,大致包括如下若干方面:

5、①书写的要求;②字数的限定;③取材的范围;④表述的对象;⑤文体的类别;⑥拟题的方式;⑦写作的禁忌;⑧违规的处理。这方方面面的“要求”,具有明晰的、干脆的指令性,只能遵从,不能违反,否则会影响得分。如某地中考作文题“告诉你我的一件新鲜事”中,有如下的作文要求:①内容具体。②以记叙为主,不能用书信的格式。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④字迹清楚,标点占格,卷面整洁。⑤全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800字。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内容不具体者,要扣分;不写记叙文的,要扣分;写成书信了的,要

6、扣分;写了真名的,要扣分;书写不整洁的,要扣分;字数超过限制的,也要扣分。倘若粗心大意,或以为这些规定只是小事一桩,也许就会糊里糊涂地丢分。2.解释这较多地用于半命题作文、拟题有特别要求的作文、记叙对象可以变换的作文以及文体不限的作文。拟题者往往用一两句话进行解释或例说,以指导考生对作文题准确把握,灵活处理。如中考作文题“我和××”的要求中说道:题中的××可写人和物,如妈妈、老师、同学、猫、花、邮票、足球等。此解释意在给考生开拓思维空间,告诉我们要从自己最熟悉的内容中撷取材料。又如中考题“一个我最______

7、的人”,要求“要用一两个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面貌,要有生动的描写”,这是在告诉考生如何组织材料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取得较高的分数。3.提示主要用于较为强调写法的作文。命题者用很简炼的语言,通过文题的要求,或提示写法,或指导构思。考生对此多加品味领悟,必有好处。它们之中,有的提示比较直露,如中考题“微笑”,要求写成记叙文,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或接触过的人,在记叙中适当穿插抒情或议论。这个要求直接指导怎样取材,提醒考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的提示则比较含蓄,有“暗示”作用。如中考题“家庭的乐事”,要求以“乐”字贯

8、穿全文,写一篇反映家庭生活之乐的记叙文。这个要求既明示“乐”是文章的线索,又暗示要记的不只是一件乐事,而是几件乐事。又如中考题“这是真的吗”,要求中说“可以加副标题”,这即是暗示考生利用副标题将写作对象具体化,使写作集中目标,集中力量。由以上所述,我们知道,在中考作文时,一定不要淡漠了对文题“要求”的审读。(三)认真品味文题的“导语”在一般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