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857647
大小:9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05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1、文言文两则课型2课时教学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学关键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批注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
2、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5.指名说全文大意。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
3、,弗若之矣”这几句话。)(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师:哪个词是
4、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四、迁移训练、练读古文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一、谈话导入1.你们知道孔子吗?(简单介绍孔子。)2.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孔子又说过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从这个人所作所为去判断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那么孔子是不是“知之为知之,不
5、知为不知”呢?刚好,《列子》中有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3.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他们到底在辩论什么呢?二、读通课文 1.试读,将读不准的字画出来。 2.指名分小节读,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语句。 3.学生齐读。三、精读课文1.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思考他们在辩论什么问题。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然后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个角色练习朗读课文。3.组织交流。结合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 4.背诵课文,复述故事。四、研读课文1.为什么这两个小儿会有相反的看法呢?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回答。2.假如你是“孔子”,当然
6、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练习表演《新两小儿辩日》。3.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个角色,四人小组合作练习创造性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4.组织交流,一小组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结合学生的评议,教师可提出自己做孔子和学生合作表演,在表演中相机点拨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2、匆匆课型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流去。2、学会本课的生字。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流去。重点难点教
7、学关键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教具准备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3.《匆匆》flash字幕朗读作品,课文重点句子的课件。教学过程批注第一课时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二、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