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848911
大小:316.00 KB
页数:121页
时间:2020-03-04
《(长春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们去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知识目标:会认6个,会写9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仿照诗歌的形式,仿写诗文。教学准备:录制秋天的各种声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读题引入。 1.秋天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秋天是个味道丰富的世界,秋天是一个美奂的音乐厅。在你的印象中,秋天有哪些特有的声音? 2.这一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去听秋的声音,请大家齐读课题上《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歌内容。 1.教师范读诗歌,注意听清每一个
2、字的字音。 2.学生自由练读,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借助文中拼音和工具书识字。 3.请四名学生分别读诗的各小节,纠正字的读音,注意象声词。 4.每一小节诗都描写了秋天里哪些事物的声音? 三、再读课文,关注字词。 四、多种形式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指导读题。 板书课题,指名读题,你想突出哪个词就重读哪个词。 二、感受诗情,读出感情。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请同学们自己美美地读一读这首小诗,然后思考:你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 2.哪一小节诗使你听到了这种声音。 3.谁听过黄叶下落的声音? 4.能不能把大树抖身子的样子
3、读出来? 5.这时,黄叶要与一同走过春、夏、秋三个季节的大树道别了,它可能会对大树说些什么呢? (二)学习第二小节。 1.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 2.谁能读一读这小节诗? (三)学习第三小节。 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你们听过谁对你的叮咛?他们叮咛的话语,你听后有一种什么感受?这两行诗应怎样读? (四)第四小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音乐厅?板书设计: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黄叶 蟋蟀 大雁 丰收 刷刷 叮咛 歌吟 “音乐厅”第一单元秋天来了1—3我们去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
4、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秋天,读懂课文,入情朗读,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的不同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体会诗人表现秋天的方式,在理解、朗读背诵中发展语言,受到情感的熏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教学重点:从秋天的声音中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体会秋天的神韵。教学难点:仿照诗歌的形式,仿写诗文。教学方法:读中感悟,自主探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读题引入。1.秋天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秋天是个味道丰富的世界,秋天还是一个美轮美奂的音乐厅。在你的印象中
5、,秋天有哪些特有的声音?2.这一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去听秋的声音,请大家齐读课题——《我们去听秋的声音》。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歌内容。1.教师范读诗歌,注意听清每一个字的字音。2.学生自由练读,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借助文中拼音和工具书识字。3.请四名学生分别读诗的各小节,纠正字的读音,注意象声词“刷刷”读时要轻。认读并学习“刷”。板书:刷刷、蛐蛐。4.每一小节诗都描写了秋天里哪些事的声音?默读课文,拿出笔来在书上画一画。(第一小节:黄叶与大树道别;第二小节:蟋蟀与阳台离别;第三小节:大雁叮咛、秋风歌吟)三、再读课文,关注字词。1.黄叶与大树道别,“道别”一词你
6、还能换成文中的另一个词语吗?(离别)板书,学习“离”,注意“离”字的写法,指导写一个“离”字。2.蟋蟀与阳台是怎样离别的呢?诗中是怎样描写的?读一读。(鼓起音翅)将翅膀张开,学习“翅”。发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就是离别的歌韵。3.出声读第三小节诗,体会天空、田野里的声音。学习“雁、暖、咛、掠”,理解“叮咛”的意思。4.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美妙的声音,我们置身于秋天的大自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音乐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音乐厅?(辽阔、透明)学习“辽”。巩固黑板上的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四、多种形式读课文。可以同桌配合读、分小组读、男女比赛读、齐读等。五、作业。1.书写生字。2.秋天里还有哪些声
7、音?想一想,写下来。板书设计:我们去听秋的声音刷刷离翅辽雁暖咛掠第二课时一、指导读题。板书课题,指名读题,你想突出哪个词就重读哪个词。1.重读“听”——你想怎样去听?(好好、用心、仔细去听)2.重读“秋的声音”——是听秋的声音,而不是春、夏、科的声音。3.重读“我们”—是我们去听,而不是你们,一定要有我。好,现在我们一起去听秋的声音吧!二、感受诗情,读出感情。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页,自己在下面美美地读一读这首小诗,然后思考:你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学生先读文,再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