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学数学.doc

我对小学数学.doc

ID:49762828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4

我对小学数学.doc_第1页
我对小学数学.doc_第2页
我对小学数学.doc_第3页
我对小学数学.doc_第4页
我对小学数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对小学数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对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再思考——浅谈“导学反思”最近两年来,伴随着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的大胆尝试,“导学案”以其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而被广大的教师所接受。我也在课堂的主阵地上不断地实践着,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小学数学“导学案”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有了一点新的思考。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只注重在教前下工夫,寒暑假就开始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研究教法,并精心地设计练习,认为这对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极为有利的。然而

2、,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我逐渐认识到,一名数学新教师如果只满足于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永远只能停留在新手型水准上,反之,则能迅速专业化成熟。而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导学反思”不容忽视。俗话说:“经验+反思=成长”,它表明了一个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历程。教师进行“导学反思”是现今课堂教学不断创新和有效教学的趋势。“导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导学反思”及时地发现并研究自己教学对象的实际状况,发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成功中获得满足,从失

3、败中寻找根源及解决的途径,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  于是,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开始认真记录我的“导学反思”。一、课后反思。有人说,上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节课上完后,总会留下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上完课经常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对这节课的整体印象,自己最得意的地方,不利的方面,并找出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有时还要记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学生听课的质量,回答问题的情况,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等等。一年来,我共记这样的反思上百篇,其中课后反思有几十篇,归纳以后,分以下几类:

4、1.记载成功之笔。任何一堂课都有精彩之处,也许是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巧妙、应变灵活;也许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先进等,凡是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做法,都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有利于今后教学中继续保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推陈出新。例如:在教学正方体11种展开图时,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我采用数对的方法进行记忆,把这11种展开图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间四连方,上下两侧各有一个,共6种,根据上下两个的位置分别记作(1,1)、(1,2)、(1,3)、(1,4)、(2,

5、2)、(2,3);第二类是中间三连方,上下两侧各有一、二个,共3种,分别记作(01,1)、(01,2)、(01,3);第三类有2个,分别像楼梯状。这样一来,图形加数对的方法,学生很容易记住,为他们今后判断哪些展开图能折成正方体奠定了基础。2.牢记失败之处。“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管一堂课有多么的成功,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即教学中的“败笔”。为此,“导学反思”更多的应该是随时记下课堂上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冷静地思考,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同时剖析这些疏漏、失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

6、的对策和方法,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的经验教训,变这次的失败之处为下次的成功之笔。例如:在进行“量的计量”的复习课时,怎样突出知识的系统性与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是我在教学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教学中,采用填表与口算的方法,希望通过复习进率与换算,达到表现知识的系统性与它们之间的联系的目的。然而,是否还要深入下去呢?虽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应该突出的是知识的系统与联系,还是感受与实用?若突出知识的系统与联系,必将又是一种不同的教学设计了。实际上,这些也是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3.捕捉灵感瞬间

7、。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不断融洽,此时,师生往往会产生瞬间的灵感。捕捉住这些智慧和思维的火花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突然而至,转瞬即逝,不及时记录下来,以后的教学也就丧失了好的素材。(1)教师的灵感瞬间。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时,通过实验操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当然,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几何体越接近长方体)然后进行公式的推导,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以前教到这个内容,我都是按照这个过程进行,今年再教时,课堂上我突发奇想,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拼

8、成的长方体比圆柱增加了几个面?(两个面)哪两个面?怎样得到这两个面的面积?学生对照教具,一下子就弄懂了。在后面的学习中,只要碰到类似的练习,学生很快就能解答。  (2)学生的智慧火花。在学完“比例尺的应用”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一辆客车从A城开到B城用3小时,货车与客车的速度比是3:4,两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几小时两车相遇?大部分学生审题后都按常规思路解题,即先求总路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