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755620
大小:460.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3-04
《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1怎样认识力1.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力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⑵知道力的单位牛顿,对1N的力形成感性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l过程与方法⑶通过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l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⑷通过对身边常见事例的分析来认识力,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探究热情和思索兴趣。2.教材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通过生活事例,认识力的普遍性,归纳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活动、实验,感知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三要素有关。本节课的编写思路:总体上按照
2、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编排。首先通过图片展示、学生列举一些来自生活、生产、自然界中“用力”的事例,让学生对“力的普遍性”有一个感性的认知。然后通过活动1,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力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加深对力的认识,了解“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接着利用图片,通过介绍一些力的大小让学生学习力的单位,并对1N的力形成感性认识。在认识了力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活动2,学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最后通过活动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力的三要素”。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具体、直观,是学生感知“力”的途径,同时
3、,也是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认识力的三要素的基础,因而“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3.教学建议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教材强调了从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力、感受力,从而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因而,围绕“力的作用效果”这个中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做好本节课的三个活动,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同时,让学生根据所熟知的生活中的事实,列举相关实例,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也是上好本节课的重要方面。4.教学设计:多媒体设备力可以让学生首先观察教科书上的图片,也可以播放与图片内容相同或相似的生活和自然界中一些“用力”事例的视频,如马拉车,人推车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素材,同时
4、也隐含有“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力能够产生作用效果”等信息,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感悟和理解“力”。这里的图片、视频只是个引子,是抛砖引玉的“砖”,目的是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用力”的事例。在学生读图后,可以设计一个学生讨论交流活动,让学生列举力的实例,并填写在课本第2页下面相应的空白处。在学生感悟到力的存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力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那么你是怎样知道这些事例中物体受到了力的,或者说,你是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的呢?让学生明确物体是否受力可以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如果学生对上面提出的问题不很明确,回答不出,教师可以予以引导:我们之所以能判断出
5、物体受不受力,肯定是因为物体受力时和不受力时产生的效果不同,那么力对物体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由此引出力的作用效果部分内容的教学。Word资料.这个框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更充分地感受力的存在,感悟力的普遍性,重要的是学生的观察、思考,是学生从“力”的角度来审视他们习以为常的许多现象。因此,学生列举的事例要尽量丰富一些,让学生的交流讨论更充分一些,让学生的感悟过程更充分一些,教师不要过早对“力”作定义式的判断和总结。力的作用效果对于“活动1”,教材利用图片作了明确的展示,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阅读图6-2、6-3及相关问题和课文内容,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多列举有关的实例,然
6、后进行全班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图6-2及类似实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图6-3及类似实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对于“想一想”中“你是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的”这个问题,可以作为对力的作用效果部分教学的总结,使学生明确我们常常是通过力对物体所产生的作用效果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的。如果具备多媒体播放条件,教师可以查找一些有趣的动画片,如《猫和老鼠》中打网球或其他类似的片段,所选择的片段要能够比较典型而且夸张地显示力的作用效果。播放后让学生分析:哪些地方有“力”?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物体受到了力?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巩固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而且能够
7、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一段内容,如果有教师直接讲出,虽然学生不难明白,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会比较肤浅。建议在前面“力的作用效果”部分完成以后,以学生讨论辨析的方式进行。如可以提出问题:我们前面讨论了许多“力”的现象,既然都是用了“力”,它们之间应该有一些共同特点。这些力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学生经过讨论、交流、辨析,一般可能会提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必须有两个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观点,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两个物体的地位是否相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