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唱引发的思考.doc

由清唱引发的思考.doc

ID:49728492

大小:17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4

由清唱引发的思考.doc_第1页
由清唱引发的思考.doc_第2页
由清唱引发的思考.doc_第3页
由清唱引发的思考.doc_第4页
由清唱引发的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由清唱引发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由清唱引发的思考一如何提高低段学生的音准【案例背景】新课改进程屮,音乐课课堂教学形式不断翻新,花样层出不穷,课堂氛围也是热闹非凡,然而热闹背后留下的遗憾也引起我们毎位音乐教师深深的反思:为什么教学活动缤纷,学生参与热情极高,离开钢琴歌唱却会出现“五音不全”?音乐课前,我们常会让学生清唱学过的歌曲,其屮会发现不少学生唱起歌来出现“五音不全”的情况,比如:缺乏音高感、节奏感、出现嗓音等。特别是在农村,我们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会让这部分学生轻声唱歌,让一节课顺顺利利地度过,这相较于传统唱歌教学中扯着大白嗓喊叫似的唱歌方法来说,似乎已是一种进步了。但是这种唱歌方法既压抑了孩子们的情

2、绪,也无视了音准不好的学生对歌曲的情绪和表现,丢了歌曲的灵魂。如此教学屮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相反把有一定歌唱能力的孩子拉下水,也跟着“走调”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音准,是我们值得探索的问题。【案例描述】农村小学低段学生中很少有人能离开钢琴准确唱好一首歌,部分原因也和任课老师有关。由于农村师资的缺乏,全校可能就只有一两个专职的音乐教师,这就势必导致部分班级需要其他的教师兼课,长此以往,学生的音准就会成为问题。新学期从兼课老师手里接过三年级的学生,复习学过的歌曲吋就出现以下常见现象:课代表领唱《摇啊摇》,其余学生在没有音乐伴奏的情况下跟唱部分音准差一些的学生在课前的清唱歌曲屮,

3、往往偏离调子,自成一调,从血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歌唱,整个班级的歌唱就犹如“小和尚念经”无旋律的音准美感。师:请小朋友跟老师的琴声一起唱。生:整齐大声地跟着唱(基本上可以跟着昔调)o师:请小朋友跟老师唱这句歌谱13261565-11326-I5231I••生:跟唱(较困难,主要是低音的“6”与高音“5”之间的链接)。师:请会唱的小朋友声音强一些,不会唱的小朋友声音弱一些。生:再次跟唱(能基本唱下来,但是大跳的音还是会偏离)o师:小朋友看老师师怎么唱的。(双手做摇船桨的手势,唱第一小节低音“6”手势顺带向下,紧接第二小节“5”手势顺带向上)师:你们发现老帅唱低音“6”和高音“5”手势有

4、什么不同?生:低音手势向下,高音手势往上。师:对!再请小朋友做着手势琴听伴奏唱这句歌谱。生:听并加丄手势(图一)师:现在请小朋友一起唱并加上动作。生:加上动作并唱歌词。(有明显进步)师:提示几个音准差的孩子唱轻一点,尽量与其他同学融合在一起,并请几个歌唱优秀的孩子带着他们一起练习。(图示二)经过15分钟左右的练习,脱离伴奏,再次清唱已有明显的进步,个别突兀的声音也有了改善。图示一图示二所以,不能忽视了学生H常歌唱的小细节,简单的清唱其实很难,因为没有音乐的伴奏学生就失去了音高标准,这就需要有较好的音准去完成。那么,音准的训练就要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屮,从点滴抓起。【案例分析】课堂教

5、学要以学生为木,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着想,更不能对学生心存偏见。学生的清唱不标准,老师如果生气批评,会破坏情绪气氛,打击学生积极性。教师授业解惑固然重要,但更应掌握学生心理,给予正确引导,才能引导学生提高音乐素质。所以,音高、节奏这些基本要素对学习音乐的重要性,要从日常教学中抓好基本教学,从低段抓起,逐渐提高学生的歌唱音准。一、培养识谱能力,能“看”能识谱是学习音乐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就象我们会识字才能读文章一样,音准则是学习的基本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以下的几点可以做以尝试。1、采用柯尔文手势,能让学生很直观、形象地感受音的高低,再和简谱结合。这需要教师很熟练地会运用

6、手势,双手配合很协调,根据双手的演示,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音高,还能容易地进行双声部的训练。所谓熟能生巧,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可以经常学习的环境,多接触歌谱,培养学生学会倾听。2、学习节奏,四分音符的节奏是首选,因为它最接近人走路时的速度,学生很容易接受,在此节奏上进行慢慢地深入,同吋,利用单音混合节奏练习。开始用标准音“6”入手,所以的节奏型只用一个音唱,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声音位置(高)、状态(积极)和音量(小),逐渐加丄两个音、几个音。二、积累音乐语言,能“唱”1、小学低年级作为识谱教学的准备阶段,从感性上积累音乐的节奏感和音高感,通过听唱法学习唱歌,用“模唱唱名”的方法学习识谱,并

7、要求学生多做“背唱歌曲的唱名”,为以后正式识谱阶段打下基础。在每首歌曲学会Z时让学生用学唱歌词那样的方式,跟老师模唱唱名,为了避免混淆,可把首调的唱名改成固定调让学生模唱,慢慢建立音高与唱名之问的联系。久而久之,学生的音乐语言会越来越丰富。2、利用熟悉的歌曲,歌词代旋律。让学生多唱有调性的作品,可听取学生的建议,采用他们喜欢的音乐作品,当他们能很熟练地歌唱时,再引导唱旋律,也可以起辅助作用。三、训练耳朵听力,能“辨”1、教学屮可结合唱、听、练进行教学。唱的时候,尽量不要多用钢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