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苏南京中考数学解析孙玉军 (2).doc

2013江苏南京中考数学解析孙玉军 (2).doc

ID:49702806

大小:531.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3-03

2013江苏南京中考数学解析孙玉军 (2).doc_第1页
2013江苏南京中考数学解析孙玉军 (2).doc_第2页
2013江苏南京中考数学解析孙玉军 (2).doc_第3页
2013江苏南京中考数学解析孙玉军 (2).doc_第4页
2013江苏南京中考数学解析孙玉军 (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江苏南京中考数学解析孙玉军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京市201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数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再答题卡及本试卷上.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4.作图必须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

2、共12分.在每个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2013江苏南京,1,2分)计算12-7×(-4)+8÷(-2)的结果是A.-24B.-20C.6D.36【答案】D.【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法则.【解题思路】根据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先利用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算出7×(-4)和8÷(-2),再利用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运算出结果.【解答过程】12-7×(-4)+8÷(-2)=12-(-28)+(-4)=12+28-4=3

3、6,故选D.【方法规律】有理数混合运算要先分清同级运算,对不同级运算,先算优先级;对于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内容.【关键词】有理数混合运算【易错点睛】不按照运算顺序进行;符号变化易错.2.(2013江苏南京,2,2分)计算a3·的结果是A.aB.a5C.a6D.a9【答案】A.【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分式的乘法和分式的乘方的运算,正确掌握分式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和分式乘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思路】先根据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算出,再根据分式的乘法法则求出结果.【解答过程】a3·=a3·=a,∴选A.【方法规律】分式的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分

4、式的乘法法则是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归纳拓展】分式的混合运算是近年来中考中常考的知识点,主要是因为其综合了整式的相关运算,是式的运算的制高点,在计算中要注意运算的顺序及符号,尤其是在乘方的运算中一定要分清最终的符号;其次在计算中严格遵循法则行事.【易错点睛】此类题目中,易错点为:对有关运算公式不熟悉而导致错误.【关键词】分式的乘方分式的乘法3.(2013江苏南京,3,2分)设边长为3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a,下列关于a的四种说法:①a是无理数;②a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③3<a<4;④a是18的算术平方根.其中,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5、是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相关概念,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算术平方根,估计无理数的大小.【解题思路】根据勾股定理很容易在正方形中求其对角线的长,从而在此基础上判断对角线是否为有理数,估计对角线的长.【解答过程】根据勾股定理,a=,所以可以判断①和④正确,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因此②正确,因为16<18<25,因此,4<a<5,③错误,故选C.【思维模式】对于无理数的考查,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无理数的产生、无理数的数轴表示、估算等,此类问题的解决根源是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其中估算是学生易错点,应该找到被开

6、方数处在哪两个平方数之间,则对应的算术平方根处在两个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之间.【关键词】无理数4.(2013江苏南京,4,2分)如图,⊙O1、⊙O2的圆心O1、O2在直线l上,⊙O1的半径为2cm,⊙O2的半径为3cm,O1O2=8cm.⊙O1以1cm/s的速度沿直线l向右运动,7s后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O1与⊙O2没有出现的位置关系是A.外切B.相交C.内切D.内含lO1O2..(第4题)【答案】D.【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掌握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解题思路】通过圆心距与两圆的半径关系来确定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答过程】两圆的圆心距从

7、8cm变化到1cm,两圆的半径之和为5cm,半径之差为1cm,因此在圆心距的变化过程中,出现过r1+r2<d、r1+r2=d.、r1-r2<d<r1+r2、r1-r2=d四种情况,即出现过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四种情况,没有出现内含,故选D.【方法规律】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依据d、r1、r2关系来确定:r1+r2<d(r1≥r2)两圆外离、r1+r2=d(r1≥r2)两圆外切、r1-r2<d<r1+r2(r1≥r2)两圆相交、r1-r2=d两圆内切(r1>r2)、0≤d<r1-r2(r1>r2)两圆内含.【关键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