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球的公转.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了解地球公转在方向、周期、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2、理解地球公转轨道形状及其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地球运行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过程,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并能解释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一些现象。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论与无神论的教育。2、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1、地球公转运动的
2、规律和特点。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教学难点】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的形成。四季的形成,具有空间动态变化的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方法】1、让学生分小组活动,通过运用地球仪亲自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2、运用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每天我们的地球在自己运动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进行转动,这就叫做公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另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公转。二、展示交流,质疑三、精讲点拨1、首先,我们
3、还是要来了解一下这种运动的方向。大家知道地球的公转方向是怎样的吗?(教师演示)学生回答:自西向东。教师追问:大家还记得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吗?学生回答:也是自西向东。2、教师提问: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那么大家凭着我们日常经验,觉得公转一周会需要多少时间呢?教师演示三球仪,学生观察并回答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3、【承转】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那么,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周是沿着怎样的轨迹呢?也就是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怎样的?(教师演示三球仪,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画图,并以组为单位展示交流)4、看课本从教材中可看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在一年中有没有规律呢?学生展示交流教师提
4、问,学生回答: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在一年中是有规律的教师边演示三球仪边讲解: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最南的一条纬线—23、5°S,此后开始向北移动,大约过三个月,到第二年春分日(3月21日)到达赤道上,然后再继续向北移动,6月22日夏至日时直射在最北的一条纬线——23、5°N,过了这一天就开始向南返,秋分日(9月23日)回到赤道上,然后继续向南移动,到12月22日冬至日时,又直射到最南的纬线——23、5°S上,过了这一天又开始向北移动。(画图)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所以,在地理学上把23、5°N的纬
5、线和23、5°S的纬线称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5、关于四季的产生,我们结合教材图"地球公转示意图"来详细具体地解释一下。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大约是6月22日前后,请大家想,这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是否是一年中最多的?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也就是昼长夜短,并且越向北去,白昼时间越长,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长到24小时都是白天,这就是极昼现象。这一天我们把它叫做夏至日。同时把夏至目前后的6、7、8三个月,规定为北半球的夏季。这一天,南半球的情况完全相反。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也就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
6、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昼夜长短情况与夏至日完全相反。习惯上,规定12、1、2为冬季。当太阳直射点两次在赤道上时,分别在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与南半球相等,昼夜长短也相等,即昼夜平分,因此把这两个节气分别叫做春分和秋分。人们习惯上规定3、4、5月为春季,6、7、8月为秋季。引导学生读图,通过读图,加深对地球公转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填下表)【教师总结】节气日期直射点的位置直射点移动方向春分3月21日前后赤道向北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向南秋分9月23日前后赤道向南冬至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向北四、【拓展延伸】现在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
7、问题:如果黄赤交角发生变化,会对太阳直射点的范围产生什么影响?比如说它变大了,或是变小了?学生讨论并回答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变大——直射点范围变大,变小——直射点范围变小。五、【课堂总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地球的公转,知道公转的周期、方向以及产生的现象。六、达标测评本节课对我今后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启示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备课前必须认真分析解读课标。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在教学要求上不能忽视基础性。在初中的课堂教学中,不能漠视“基础性”要求,必须注入时代的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