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的概念教案--.doc

等比数列的概念教案--.doc

ID:49659207

大小:16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3

等比数列的概念教案--.doc_第1页
等比数列的概念教案--.doc_第2页
等比数列的概念教案--.doc_第3页
等比数列的概念教案--.doc_第4页
等比数列的概念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比数列的概念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方案学号:100311151姓名:韦梦云班级:10应数系别: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等比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过程与方法:逐步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二、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三、教学难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尽可能地增加教学过程

2、的趣味性、实践性.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研究和领悟得出的结论,从而达到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五、教学过程设计:1、提出问题:教师出示引例,并提出问题:存款问题:年利率2%,计算1000元存入银行一年之后的本利和,若是存入两年本利和是多少,依次计算三年、四年、五年,本利和分别是多少。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讨论,并初步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希望学生能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分析对比,建立等比数列模型,进行探究、解答问题,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2、导入新课:从上例中,我们

3、得到一个数列,一到五年的本利和分别是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个数列有什么特点?学生自行观察并回答.最后由教师总结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比)。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一个名字——等比数列。【设计意图】由特殊到一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定义和公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1)等比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常用字母“”表示)。教师出示题目,学生进行思考

4、并回答下列各题中的公比,最后教师强调求公比的注意问题。练习1、抢答: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公比分别是多少?2,4,8,16,32,64,…;1,3,9,27,81,…;3,3,3,3,3,3,3,…;2,4,6,12,16,…;注意:求公比一定要用后项除以前项,而不能用前项除以后项。等比数列的任意一项都不能为,并且。2)常数列特别地,数列3,3,3,3,3,3,3,…也是等比数列,它的公比为1。公比为1的数列叫做常数列。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师提问: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是,公比是,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呢?学生分组探究,归纳总

5、结通项公式;;;…….由此可以得出:首项是,公比是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要逐一点评,并及时肯定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4)通项公式的应用根据这个通项公式,只要已知首项和公比便可求得等比数列的任意项。事实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共有四个变量,知道其中三个,便可求出第四个。教师出示例题并引导学生分析本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求?学生经过思考后说出已知、所求

6、,代入通项公式.强调:通项公式是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例1、求等比数列8,4,2,…的通项公式和第6项.解:因为,,所以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所以.【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强化学生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请学生在黑板上做题,教师指导,师生共同订正。练习1、求等比数列3,6,12,…的第4,7项.练习2、在等比数列{an}中:(1)=-1,a7=8,求a1;(2)a1=16,=1,求.【设计意图】:由特殊到一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教师出示例题,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教师

7、出示答案、订正.例2在3与7之间插入一个数A,使3,A,7成等比数列,求A.解因为3,A,7成等比数列,所以.解得A=.教师:在a与b之间插入一个数A,使a,A,b成等比数列.你能用a,b来表示A吗?学生自主探究、回答。教师订正学生的回答,并给出等比中项的定义和公式.5)等比中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A,b成等比数列,那么A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6)等比中项公式如果A是a与b的等比中项,则A=.【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定义和公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教师提出问题:在等比数列1,3,9,21,63,…中,每相邻的三

8、项,满足等比中项的关系吗?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得出结论.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比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比中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练习3、求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