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王星三个儿子教案、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三个儿子一、教学目标: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聪、晃、胳、膊”4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子女应该孝顺父母的道理。二、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2、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第三个儿子的孝心。三、教学难点:1、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2、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四、教学时数:1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疑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篇文章很有意思,文中明明有三个儿子,而旁边的老爷爷却非要说自己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2、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打开23课《三个儿子》,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二、学习生字胳膊 晃荡(1)出示生字磁贴,有哪位小老师愿意教教大家?(指名汇报生字)“晃”“荡”是上下结构的字,“晃”字要写得上窄下宽,老师可范写指导。(2)观察“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耳”最后一笔不要出头,写提而不是横。(3)教学生写字口诀:聪明的孩子是会用耳朵倾听,会用眼睛观察,会用嘴巴表达,还要会用心思考。请大家翻开课本仿写两遍。(4)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检查认字情况。齐读、抽读、分组读,“开火车读”,老师注意学生读音是否正确。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
3、大意1、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标上自然段的序号。2、指名分段读文,正音。3、课文中三个妈妈在做什么?又分别说了什么?四、读文练句。师:生字会认了,这些句子会读吗?1、出示课文2、3、6段,练读三个妈妈的话,看下面的空格里加个什么样的词语恰当,再试着读一读。1)一个妈妈地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2)又一个妈妈地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3)另一个妈妈地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要让学生体会并读出出妈妈骄傲、自豪的语气)2、三个妈妈说话的语气一样吗?应该怎
4、样读?(前两个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要稍快,语调要稍高。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调要平稳。)(1)自由读,体会语气的不同。(2)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三个妈妈的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3、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斗痛了,腰也酸了。重点分析本段的语气。(1)师范读“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斗痛了,腰也酸了。”(2)师:你们也能读出水“重”吗?能听出水很“重”吗?注意读好“沉甸甸”。4、三个儿子见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时,分别是怎样做的?学习第7~11自然段。一个孩子翻着跟头,一个孩子唱着歌,另一个
5、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练说“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5/找出文章中有关上面问题的句子,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6、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了吗?(因为只有一个儿子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桶。)三个儿子中,你喜欢哪一个?(喜欢第三个儿子,因为他懂得孝敬父母。)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板书第三个孩子下的“没什么特别”改成“孝敬父母”,并画一颗红红的爱心。 小结:是啊!这真是一个 孝顺父母 的好孩子呀!孝敬是美德,这就是他特别的地方。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是啊!孩子们
6、,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呀!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父母亲真正的儿女。同学们,你们认为孝顺难吗?文中,孝顺很简单,就是而已。2、出示课件,孝顺父母的生活图片,看图说话。孝顺很简单,就是而已。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光说说写写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应该还要付诸于行动上,所以我倡导大家: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情。 板书设计:三个儿子骄傲 孝顺父母翻跟头 自豪 唱着歌 拎着水桶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
7、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思考“老爷爷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从而导入课文“只有帮助妈妈的儿子才是正真的儿子”。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本课我围绕以读促悟,通过自读自悟的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
8、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