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相交线与平行线小结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知识结构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邻补角、对顶角对顶角相等垂线及其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平行公理平移判定性质※相交线※1.直线AB、CD相交与于O,图中有几对对顶角?邻补角?当一个角确定了,另外三个角的大小确定了吗?OABCD1234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2.直线AB、CD、EF相交与于O,图中有几对对顶角?∠COF的对顶角是________∠EOD的邻补角是_______。∠DOE∠DOF,∠COEABCDO在解决与角的计算有关的问
2、题时,经常用到方程方法。1.垂线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2.垂线的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4.如遇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或射线与直线垂直时,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5.垂线是直线,垂线段特指
3、一条线段是图形,点到直线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是指一个数量,是有单位的。┓ABCDOE此题需要正确地应用、对顶角、邻补角、垂直的概念和性质。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1)相交;(2)平行。3.平行线的基本性质:(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平行线※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四种:(1)定义法;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
4、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2)传递法;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平行。(3)三种角判定(3种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两直线平行条件结论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条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结论两直线平行例2.已知∠DAC=∠ACB,∠D+∠DFE=1800,求证:EF//BC证明:∵∠DAC=∠ACB(已知)∴AD//BC(内
5、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DFE=1800(已知)∴A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EF//B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ABCDEF例2.如图,已知:AC∥DE,∠1=∠2,试证明AB∥CD。证明:∵由AC∥DE(已知)∴∠ACD=∠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已知)∴∠1=∠ACD(等量代换)∴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DBE12C例3.已知EF⊥AB,CD⊥AB,∠EFB=∠GDC,求证:∠AGD=∠ACB。证明:∵EF⊥AB,CD⊥AB(已
6、知)∴AD∥B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EFB=∠D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EFB=∠GDC(已知)∴∠DCB=∠GDC(等量代换)∴DG∥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GD=∠A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两者缺一不可。2.命题的组成:每个命是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7、。或“若……,则……”等形式。真命题和假命题:命题是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可能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把命题分成真命题和假命题。真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假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4.定理:它们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5.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命题定理证明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不是对顶角的角不相等C、对顶角必相等D、有公共顶点的角是对顶角E
8、、邻补角的和一定是180度F、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邻补角G、两条直线相交,只要其中一个角的大小确定了,那么另外三个角的大小就确定了C、E、G2.如图给出下列论断:(1)AB//CD(2)AD//BC(3)∠A=∠C以上,其中两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ABCD分析:不妨选择(1)与(2)作条件,由平行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A=∠C,故满足要求。由(1)与(3)也能得出(2)成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