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杂谈.ppt

高考语文备考杂谈.ppt

ID:49566250

大小:13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2-25

高考语文备考杂谈.ppt_第1页
高考语文备考杂谈.ppt_第2页
高考语文备考杂谈.ppt_第3页
高考语文备考杂谈.ppt_第4页
高考语文备考杂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备考杂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备考”杂谈——我的高考我做主说说今年的高考——大变脸首先是布点的变化。其次是题型的变化。再次是文本类型的变化。专家评述:1.从以知识为导向过渡到以能力为导向。“如延续多年的语知部分的字音字形,虽然只有6分,却占用了高考语文复习30%的时间,我们坚决去掉了这两道题,以后也绝对不会再出现。这就是一个导向,高考应着眼于考查能力,而不是单个的知识点,死记硬背的东西。”——阅卷组负责人、南师大文学院院长骆冬青教授2.去除命题套路,以文本为最重要考核点。启示:1.单纯地做练习其实是在做无用功。千万别做那种见题不见文、见题不见人的机械操练。机械重复的

2、操练会使人的语言感觉迟钝,加速学习过程的“高原反应”。2.把我们的语文课本作为阅读材料重新拿起来,目的就是阅读本身。积淀我们的阅读经验、建构文学鉴赏知识体系、提升思想品质和阅读能力。3.千万记住,考纲中考点众多,每个考点背后不是单纯的知识考查,而是建立在知识体系基础上的能力考查。我们得清醒地知道,我们的能力缺陷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学会自主复习备考:以现代文阅读复习为例说说复习程序以诗歌阅读复习为例说说试题研究以现代文阅读复习为例说说复习程序(一)复习的第一步是对自己进行“考点掌握程度自评”。首先对考纲中所规定的每一个考点作准确而深刻的理解然后,

3、再仔细分析自己的知识缺陷、思维缺陷以及答题缺陷。(两个问题:你在完成这次阅读任务时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你认为现代文阅读最需要突破的是什么?)我们同学中存在的无外乎这样几个问题:①文章主旨不能深入理解;②文章思路不能清晰归纳;③答题时间明显感到不足;④个别词句不能准确理解;⑤答题要点不够清晰;⑥有些题意不好把握;⑦答案不够到位;⑧写答案不会用术语。(二)复习的第二步是掌握快速读懂文章的策略。1.回归教材,自主阅读。对教材中的散文、小说等各种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并且作认真的主题梳理,以期在考场碰到同题材的文章时进行必要的迁移。2.每天进行常态阅读。常

4、态阅读不是以做题为目的。具体做法如下:⑴精选阅读材料:以小说和写人记事类散文和抒情哲理类散文为主;⑵适当分类,训练“读懂”为主要目的;⑶一天读一篇,常态阅读,强化阅读习惯。(三)第三步是掌握每类题目的答题要点。⑴培养答题习惯:遇题先冷静分辨题型,确定思路,最后再动笔写出答案。⑵能熟记高考试题部分典型题目及答案。如能在考场上想起,那也算是一种迁移吧。这个方法有点笨,且为专家所不屑,但有时挺管用。(四)第四步是明确现代文阅读答题常见术语,建构鉴赏知识体系。高频手法作用罗列(1)比喻: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特点,趣味性、

5、生动性。(2)拟人:便于抒发某种感情,亲切自然。(3)衬托:烘托出主体事物特点或者烘托出某种感情。(4)对比:鲜明形象地表现特点,突出事物或道理或感情。(5)反复: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表达感情,升华主题。(6)象征:含蓄而形象地显示特点。(7)渲染:突出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8)伏笔:发展合理,巧妙有趣。(9)照应:呼应,结构严密,中心突出。(10)悬念: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引起下文。(五)训练策略要提高训练做题的有效性,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解题方法揣度;②对照答案,多多进行思维还原,找出自己做题时的易错处和忽略处,理清答案的精要处,

6、;③训练了一定量后,及时进行规律总结。以诗歌阅读复习为例说说试题研究(一)考情分析对于古诗情感的分析主要有六种问题设计方式,例如: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广东卷第10题第(l)小题)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重庆卷第12题第(2)小题)3.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江西卷第14题第(1)小题)4.《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江苏卷第9题第(3)小题)5.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_____,__

7、____”一脉相承。(浙江卷第21题)6.这首词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湖北卷第14题第(l)小题)对于古诗表达技巧(即“手法”)的分析主要有五种问题设计方式,例如:1.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安徽卷第9题)2.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天津卷第14题第(3)小题)3.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湖北卷第14题第(2)小题)4.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湖南卷第10题第(2)小题)5.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重庆卷第12

8、题第(l)小题)(二)备考策略1.抓住三个知识链,掌握两个术语群。手法和情感这两个考查点在古诗中主要有三种关系链条:一是“手法——形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