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_透镜成像公式.ppt

§1.4_透镜成像公式.ppt

ID:49563345

大小:1.07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2-25

§1.4_透镜成像公式.ppt_第1页
§1.4_透镜成像公式.ppt_第2页
§1.4_透镜成像公式.ppt_第3页
§1.4_透镜成像公式.ppt_第4页
§1.4_透镜成像公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1.4_透镜成像公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4透镜成像公式一、透镜成像二、透镜成像公式三、透镜成像放大率上一页下一页目录退出由光的折射定律知道,空气中的光线透过凸透镜后,向光主轴方向偏折,这就是凸透镜的会聚作用。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可以得到发光体的像。凸透镜我们研究的是薄透镜。一、透镜成像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1)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2)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1.凸透镜成像的三根特殊光线FFO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凸透镜成像上一页下一页*如果Flash动画无法正常显示,请点击这里退出目录2.凸透镜成像

2、规律放大镜正立放大虚像像、物同侧p2ff2f应用举例像的性质像的位置物体位置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O(1)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2)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跟主轴平行;(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3.凹透镜成像的三根特殊光线FF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OFF4.凹透镜成像规律成正立的、缩小的虚像,像与物同侧,物距大于像距的绝对值。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二、透

3、镜成像公式A1B1表示物体AB的像。由于△ABO和△A1B1O相似,所以△COF和△A1B1F相似,所以因为CO=AB,所以BFOCAA1B1fpp'F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式中BO=p,B1O=p′,OF=f,B1F=p′–f。代入上式得到整理得BFOCAA1B1fpp'F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说明:(1)该公式成立的条件是透镜为薄透镜;(2)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证明,上式也适用于凹透镜。注意:(1)凸透镜的焦距取正值,凹透镜的焦距取负值;(2)物距总是取正值;(3)实像的像距取正值,虚像的像距取负值。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三、透镜成像

4、放大率像的长度跟物的长度之比,叫做像的放大率,通常用K表示。由于△ABO和△A1B1O相似,所以若K>1,则表示是放大的像;若K<1,则表示是缩小的像;若K=1,则表示像与物等大。BFOCAA1B1pp'F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例】凸透镜的焦距是0.18m,物体到它的实像间的距离是0.75m,求物距和像的放大率.分析:题目给的是凸透镜成实像的问题,已知透镜的焦距f,物体到实像的距离,即物距与像距之和L(L=p+p′)。把像距表示为p′=L–p,代入透镜公式后得p的二次方程。解方程若得两个不同的实数,说明可成二次像,得两个放大率;

5、否则是一次成像,得一个放大率。解:由透镜成像公式,可得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解之得p1=0.45m,p2=0.30m。像的放大率为当p1=0.45m时,当p2=0.30m时,BFOBFOCAA1B1pp'FAA1B1F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练习3.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之外,在胶片上成、的实像的原理。4.近视镜是一个镜,老花镜是一个镜。1.已知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的像。2.放大镜的工作原理是,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上一页下一页退出目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