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

ID:49541972

大小:219.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2-07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_第1页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_第2页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_第3页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_第4页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简介:姜羽萍,语文教师,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富锦三中骨干教师。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严于律己,在教学中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座右铭: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团队——高三(12)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健康的集体。相聚这里,我们定会放飞理想,在阳光下灿烂微笑,在风雨中奋力翱翔,我们一定会在“三成”教育的硕果里绽放光芒。班风:勤奋、团结、活泼、求实任务驱动型作文开头——引用材料一、要不要引述材料高考优秀的作文,有的都没有引述材料,那是不是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不引述材料,只要我们能够较好的把握材料的立意并围绕这个核心立意论述就可以呢?只要我

2、们语文素养、作文水平高,确实是可以不引述材料。但每年高考中,每个省十多万、几十万考生中有几篇满分作文?即使是优秀作文又有多少?而那些在行文中根本不提及材料又能写得切题的文章又有几篇?所以,答案是非常明显的。二、引述材料的必要性1、引述材料才能较好的把握材料的旨意,降低跑题、偏题的风险。2、通过分析材料得出中心论点,围绕其论述3、对语文素养不是很好、对作文特别头疼、经常发愁怎样凑足八百字的同学来说,引述材料、分析材料,能占有一定篇幅,解决无话可说,甚至凑不齐八百字的尴尬。2013年全国卷有一篇名为《在利益的年代里需要信仰》的文章,整篇文章没有引用材料,阅卷老师对这篇文章是否有偏题的嫌

3、疑,有极大的争议,后来是经过阅卷组专家的认定,认为此文的中心论点“在利益的年代里需要信仰”符合题意,文章立意深刻,内容充实,最终获得高分。(见《2013年全国各省高考优秀作文报告》)三、惊险案例要注意的是,这篇文章只是一个特例,是几十万份试卷中的个案,而你有没有这样的幸运?可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认为在行文中,所给材料“必须用,不用不行,这是个原则,不能更改”。特别是在高考阅卷现场,阅卷老师高强度的劳动,难免会产生疲劳,在疲劳的状况下阅卷,如果你的文章不引述材料或者在行文中运用材料,就极容易被判为偏题。四、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一)全盘照抄无重点、无侧重的全盘照抄原因:一

4、是:没有区分议论文写作和记叙文写作的区别,以记叙文的写作方式来写议论文。二是:没有从审题立意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取舍,同时又不知道对材料进行概括。其结果是引述材料过多,分析论述的力度被削弱。阅读下面的材料某乡村小学生的上学路上有一条河沟,春天涨水时,身材高大的男校长总是到河边接送学生,背他们淌水过河。为此,他得到普遍的好评,不久,被提拔到高一级学校任职。接替他的是一位身材矮小的女校长,她只能站在河边,指挥学生强帮弱,大帮小。此外,她不断向上级反映情况,争取了拨款,在河沟修建了小桥。不过她从未得到过表彰奖励。甲同学:身材高大的男校长背着学生们淌水过河,人们看见了他脖子上淌着的汗水,他湿漉

5、漉的裤腿,看见了他每走一步中夹杂着的热诚与真挚,爱心与奉献,这让他受到了民众的赞美,最终得到领导的赏识,提拔到高一级的学校做校长。然而身材矮小的女校长,由于身体孱弱,不能背孩子过河,但她一直向上级部分反映情况,争取到资金,在河上建了一座桥,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问题,可她却没有受到任何表彰。乙同学:身材高大的男校长背学生淌水过河,受到提拔。身材矮小的女校长争取到了资金,在河上建了座桥,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问题,却没有受到任何表彰。可见,评价一个人不能只是看表面,而应客观公正地评价。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根据观点去选择材料进行引述如乙同学的观点——客观公正地评价人,很显然她是整体分析

6、材料的基础上去立意的,因而在选择引述材料的部分时,小作者侧重在他们做了什么事后,人们对他们的评价的差别上。其他的内容通通的都略去不引述。其次,用最简洁的语言将与自己观点相关的文字概述出来。这则材料中对小河沟的介绍,对女校长站在河边,指挥学生如何过河等文字的叙述,与作者的立意没有多大的联系,因而,乙同学在在引述的时候,通通的都省去了。这样引述材料就显得非常干练、干净。相反,甲同学在引述材料时,不仅非常繁琐,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想象,在表达方式的选择上,运用了描述的手段,这些都是议论文写作非常忌讳的。(二)材料叙述太过简略与全盘照搬材料相对的是,引述材料时,叙述太过简略,导致难以入手去分析

7、材料,难得出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每篇文章都是有潜在的读者的,是要写给人看的,如果因材料的引述太过简略,导致读者看不懂,那这样的写作有多大意义?来看这则材料:我站在一株孤零零地生长在一座被遗弃的花园里的花面前,想象着花儿会感到的孤寂。早上好,你是此处最美丽的花朵!我由衷地赞美道。“最美丽”是什么意思?她问我。她的回答让我感到惊奇。你在泥土的黑暗和沉重中开辟道路时,会感到痛苦吗?花儿说:“痛苦”是什么?那你现在在想些什么?我在想何时将芳香从我心中溢出,散发在我周围的空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