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491852
大小:884.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2-06
《汤显祖与《牡丹亭》课件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梅保玖父子饰演的杜丽娘和春香。[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蘑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汤显祖与《牡丹亭》明代传奇剧本,汤显祖的代表作。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福建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到花园游玩,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醒后她为相思所苦,由于爱情不得实现,女方忧闷而死。但杜宝不承认他们的结合,直至柳梦梅中了状元,由皇帝作主,事情才获得圆满解决。三年
2、后,柳梦梅去临安应试,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和杜丽娘的鬼魂相会,并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作者强调了爱的作用,它可以出生入死,起死回生,终于战胜了封建礼教。明杂剧从元杂剧演化而来,具有如下特点:1、折数不限(元杂剧一般都是一本四折)2、曲调不限(元杂剧是一折一调)3、主唱不限(元杂剧全本一人演唱)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江西临川人。所居名玉茗堂。晚年以茧翁为号。出身“书香”家庭十三岁考中秀才,二十岁考中举、举人。他比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长十四岁,为同时代出现在世界西方和东方的两位剧作家。传奇有《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
3、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牡丹亭》是其代表作。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负盛名的剧本。内容以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赞美了杜丽娘为追求爱情从生到死,又因得到爱情起死还生的叛逆精神。汤显祖以他的《牡丹亭》等剧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的戏曲家。在明代300年的剧坛上,没有一个戏曲家像他那样受到后人的敬仰。汤显祖以自己的浪漫主义艺术珍品,代表了明代戏曲创作的最高峰。《牡丹亭》直接提出“情”作为创作的根本,并有意地把“情”与“理”对立了起来。《牡丹亭》所以比《西厢记》进了一步,就在于
4、它主题并不单纯是爱情,杜丽娘不只是为柳生而还魂再世的,它所不自觉地呈现出来的,是当时整个社会对一个春天新时代到来的自由期望和憧憬,深刻地折射出当时整个社会在要求变异的时代心声。唉,人世间的事情,不是人们都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个学问贯通古今的人,常常用“理”去推究所发生的事。只是从“理”的那方面看,认为有些事情就不可能存在,又怎么知道从“情”这方面看,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呢?嗟呼,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
5、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蔗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春归怎占先。……这是多么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时节!整个剧本文词华丽,充满喜剧氛围。这个爱情故事之所以成为当时浪漫思潮的最强音,正在于它呼唤一个个性解放的近代世界的到来。并且呼喊得那么高昂,甚至逸出中国传统理性主义传统,真人荒唐地死而复活(其他情节都又合常情)竟成了剧本主线。本章第一节中讲的世态人情、市民文艺的粗俗根苗,在这里最终上升为典雅骀荡的浪漫之花。它们以不同形式反映了明中叶以来巨大变动着的社会动向、氛围和意绪。(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闺塾情节:讲诗模字责打焦点闹人物:陈最良春香杜丽娘结构层次:作者
6、写此出意在为后文的《游园》《惊梦》作铺垫,是杜丽娘春心萌动的前奏。因而作者将其放在传统诗教(即“思无邪”)的环境中出场,极力刻划青春少女杜丽娘与诗教传统之间的格格不入,既表现出人物的自然天性,又为下文张本。其结构如图:春香是小姐身边的丫环,并陪伴小姐读书,直率淳朴、天真可爱、机智泼辣的小姑娘。对小姐自是体贴关心,更重要的还在于深知小姐内心所知所想,因而在小姐面前比较随意放肆,并无拘束之感。而对塾师陈最良则深为不满,凡小姐不便言行之处则代为反抗,因而屡屡和陈先生发生冲突,但又均因有小姐保护而未作追究。和杜丽娘相比,更富于反抗性。在这出戏中,作者主要借助春香揭露陈最良
7、的道学面貌,表现封建礼教的虚伪。塾师陈最良是一个读了不少诗书但眼下却落到绝粮断炊地步的腐儒,受主公之托尽心用儒家的一些诗教传统教育小姐,维恐有半点差错,迂腐、冷漠,因而常与小姐和丫环发生矛盾。但又顾及师道尊严和宾客身份并不过于计较。这个形象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这个人物身上,暴露了封建社会一些知识分子的共同弱点,体现了作者的批判精神。(1)“依注解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杜丽娘自己在读《诗经》时对诗句有朦胧的感触,但老师却不往深处讲,她不满于老师解释字面意思,故言学生自会。十分含蓄,是大家闺秀风范。(2)“这经文偌多!”老塾师给杜丽娘敷演大意,不
8、但没有消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