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363988
大小:2.21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2-04
《麦当劳VS肯德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麦当劳肯德基VS发展历史1955年,由雷·克罗克在美国创立。1965年,麦当劳公司上市。1990年10月8号,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1992年4月,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了当时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1952年,由哈兰·山德士创立,在美国犹他州开设第一家肯德基餐厅,肯德基公司成了。1987年,在北京开设中国第一家肯德基餐厅。肯德基隶属全球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餐饮集团。旗下包括肯德基、必胜客、塔可钟、A&W及LongJohnSilver’s五个世界著名餐饮。战略PK“水涨船高”式营销1、终端人员本地化、职业化;注重培训,志存高远2、本土化管理,知己知彼3、渠道通路管理:“从零开始特许加盟”
2、到“非零开始特许加盟”4、利基市场定位准确,公益促销目的明确“量体裁衣”式营销1、重文化、重品质、重服务,加强品牌核心竞争力2、渠道管理:特许经营,行遍全球危机1、盲目的“本土化”经营丧失市场控制能力2、盲目扩张市场、丧失核心品牌绩效PK从全球范围看,麦当劳和肯德基尚不属于一个重量级:麦当劳目前在世界12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0000家店,全球营业额约406.3亿美元,而肯德基在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连锁店数仅为11000多家。据美国食品业界研究机构Technomic对2003年全美快餐销售额和餐厅数量的统计显示,麦当劳以全美13609家餐厅,销售额超过221亿美元的业绩排名榜首;而
3、肯德基则以全美5524家餐厅,销售额49.36亿美元排名第七。一、逐鹿中国的争锋落差二、连锁餐厅的扩张速度与发展数量麦当劳截至到2002年第一季度餐厅总数已达460多家。在进入中国市场的14年间,截至2004年底,连锁店的总数约为600家。但其发展速度开始迅猛,后期较为缓慢:在2002-2004的最近三年间,年均新增加店铺数仅为47.5家,年增长率仅为25%左右,低于开始的38%的年增长率。肯德基肯德基是世界最大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内地的西式快餐连锁集团。截止2004年12月14日,随着海南三亚肯德基餐厅的开业,肯德基在中国已达到了1200家。至此,肯德基在中国的开店数
4、达到了老对手麦当劳的两倍。从2002年每月9家连锁店开张的速度到2003年每月25家连锁店开张,速度越来越快。从北京前门第一家店开始,到三亚的1200家店,肯德基用了17年时间;在1997-2004年的黄金发展期,肯德基从216家速增至1200家,年均增长速度高达70%。三、连锁餐厅的投资收益与发展质量麦当劳、肯德基的加盟对比肯德基1、加盟者必须具有经营餐饮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方面的背景和实际经验,而且加盟者必须成为经营者;2、加盟者要接受3-6个月的培训,从食物加工、环境清洁等最基础技能到财务管理、人员配置、战略调整等高级发展项目,以后要不断学习。3、对于买下一家或者数家现成的店铺并经
5、营一年半载后,必须要寻求发展,比如开发新的市场等4、必须拥有100万美元或800万人民币作为加盟费用及店面装饰、设备引进等费用。麦当劳1、企业家精神和强烈的成功欲望;2、较强的商业背景,尤其是处理人际关系和财务管理的特殊技能;3、愿意参加培训项目,培训项目需要全力以赴,并需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来完成;4、个人资金250万-320万元即可申请加盟。成败分析中国市场落差之检讨1.战略为纲,纲举目张肯德基:1、先知先觉,起点本土2、追求卓越,先发制人3、系统整合,加速扩张麦当劳:1、后知后觉,后发制人2、发展滞后,后劲不足3、单兵作战,决策迟缓2、资金为势体系支持客观地说,肯德基较麦当劳而言,虽
6、有先发优势,但在麦当劳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三年(即1990年),其连锁店铺数也仅仅是屈指可数的4家,并未形成明显的优势,两者的市场起点可以说是基本一致的。单一的直营连锁模式,更加加重了麦当劳对自有资金的依赖。麦当劳身为美式快餐象征,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反美”、“反快餐”潮流的责难中心。“结网制胜”的体系痼疾。关键原因1、人群定位之毫厘之差2、产品定位之大同小异3、成本价格上之据高起伏4、选址策略上之执行高下3、品牌之扰 胜者为王2003年10月,在麦当劳连续的负面新闻见光后,TOM网站就麦当劳的顾客满意度做了网上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对麦当劳很不满意的有6050票,达到41.
7、31%;认为一般的5563票,占37.98%;认为还行的3034票,也就是只有20%多的顾客对其基本满意,这说明各类负面消息的影响已经不容乐观。致胜中国的觉悟检讨我们在研究肯德基与麦当劳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两家彼此都视对方为最重要、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但也都在中国市场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没有陷入同质化进而互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中去,却各以各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竞争的结果是实现了双赢。这也许更值得中国本土企业思考和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