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297866
大小:1.42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2-03
《《秋兴》之一.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兴八首(其一)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了解背景《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唐宝应元年(762),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州一带。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
2、来镇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就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玉露凋伤枫树林“悲落叶于劲秋”,秋天草木的凋谢是最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玉露凋伤枫树林”这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种艳丽的感觉。因为“玉露”有白色的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树林”
3、有红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在悲哀中藏有热烈。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以丽景写哀愁巫山巫峡巫山巫峡气萧森这是从夔州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现在是身在夔州。“巫山”上到长江两岸的高山;“巫峡”下到深谷之间长江的流水。两个地名的“张力”: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地,从山到水,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先给你一个整体的广角镜头,定下了一个整体大气候的基调。以下具体来表现它是怎样的萧条和肃杀。江间波浪兼天涌近景:江面上,三峡江水湍急汹涌,奔腾而下,波涛连天。写实。塞上风云
4、接地阴远景:天空中阴云弥漫,遮天盖地,一片苍凉。写实中带有想象。这两句是客观的写实,但那波涛风云遮天盖地、夔门三峡秋气逼人的阴晦苍凉的景观,似乎与杜甫的时代有某种“象喻”。杜甫本人在大唐王朝的动荡混乱之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大唐王朝也在风雨飘摇中,以杜甫的博大深厚,两句诗中也带有时代的感慨和悲哀。景色描写烘托时代和身世的双重悲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帆一系颈联转写自己的感情。菊花开在秋天,回应诗题中的“秋”字。“两开”,去年和今年,记时间。“他日”可指过去也可指未来,此处指一年来。一年来,诗人滴滴泪
5、水,牵挂着回乡。而此时仍滞留他乡,因此他说,我不能放弃我的船,我随时准备登上我的船,我要靠它回到故园去,它是我唯一的依赖和指望,是“孤舟一系故园心”!诗人从玉露凋伤的秋天景色写起,他那感发生命的活动踪迹一步一步地写到了他的故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砧”,是捣衣石。“急”,一则形容急急忙忙,一则形容到处都是。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这是居住夔州城的人的生活。夔州城的人们都拆洗寒衣了,他
6、们在为谁赶制寒衣?——游子。这游子,可能是羁旅的旅客,可能是戍役的戍卒,家人要用制作寄送寒衣帮助亲人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他们的生活,牵挂着家乡人的心。它说明:诗人的秋兴,是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感发,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对国事的关心。“寒衣处处”:回应“秋兴”。“秋”的意象,是“归”的代名词,作者重点写秋,就是要在“秋”的氛围中抒写一种漂泊欲归的情怀。面对夔州萧森的秋日山水,忧国伤时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起昔日在长安的旧事,不禁老泪纵横。他的心是和“故园”、长安紧紧连在一起的。孤舟可以系住,使其不能泛诸
7、中流,但诗人的心是系不住的。他的心早已越过江河,越过关山,飞到了长安。听到了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想到了多少人家正在为游子赶制寒衣,他的乡思离愁以及忧国伤时之情有如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一阵高过一阵,一阵急过一阵。比较阅读登 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共同点: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愁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
8、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遣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不同点: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境界上:《秋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