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为今用,学写歌词.ppt

(五)古为今用,学写歌词.ppt

ID:49297487

大小:5.36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2-02

(五)古为今用,学写歌词.ppt_第1页
(五)古为今用,学写歌词.ppt_第2页
(五)古为今用,学写歌词.ppt_第3页
(五)古为今用,学写歌词.ppt_第4页
(五)古为今用,学写歌词.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古为今用,学写歌词.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枝一叶总关情——咏物诗鉴赏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陈毅《青松》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一枝一叶总关情咏物诗——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画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

2、描写中。咏物诗及其常见意象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表现要点:抒怀兴感,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咏物诗的特点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注意5、咏物诗虽主要写物,但直接表现的情况并不多,多是以比兴来传达出物的神韵、诗歌所隐含的意思,使读

3、者在吟诵中体味到难以言表的美感。运用比兴来传达出诗外之意。运用联想和想像,渗透强烈的感情。“比”,就是比喻,用别的事物来比拟所要表现的事物;“兴”,就是起兴,先说别的事物来引出所要表现的事物。鉴赏的步骤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言之“志”(志向、思想、感情、情趣、爱好、愿望等)。4、体会手法的高妙。5、品味字词的精妙。托物言志。借物寄托、借物抒怀,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

4、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咏物诗的内容:通过某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四、咏物诗的鉴赏重点1、写什么物,有什么特征----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2、言什么志----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由物到人,由实到

5、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3、有什么技巧----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包括寄情或言理),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手法。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言什么志。③有什么技巧。子规顾况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1、意象分析诗人笔下的子规有何特点?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冤亡、积怨、啼

6、血2、情感分析诗人对子规寄寓了什么感情?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蒙冤屈死之人多,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抨击。总结主旨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的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3、手法分析①用典。采用杜宇化鸟的典故,来说明杜宇冤亡、积怨之深。②反问。后两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也被贬。元和无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言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

7、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葡萄》鉴赏材料赏牡丹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合作探究一诗人突出了牡丹的高贵富丽,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2、情感分析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合作探究二主旨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低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暗含了诗人的身世之慨。一枝一叶总关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