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送审稿).doc

《龙眼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送审稿).doc

ID:49266400

大小:81.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8

《龙眼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1页
《龙眼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2页
《龙眼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3页
《龙眼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4页
《龙眼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送审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眼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送审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龙眼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送审稿)  ICSB备案号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DB44/Txxxx—xx龙眼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thefressstorageofloganafterpostharvest(送审稿)2019-xx-xx发布2019-xx-xx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4/Txxxx-2019I前言本标准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凯、王富华、谢书越

2、、黄聪灵、……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44/Txxxx-20191龙眼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新鲜龙眼的质量要求、采收要求、贮藏前准备、保鲜技术要求、贮期管理、出库与运输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龙眼采后的贮藏保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必不可少。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

3、塑料材料及制品GB/T5737食品塑料周转箱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T23244水果和蔬菜气调贮藏技术规范GB/T31735龙眼NY/T2260龙眼等级规格3质量要求鲜龙眼采收与贮藏的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标应符合GB/T31735规定,质量安全指标应符合GB  2760、GB2762和GB2763规定。  4采收要求4.1采收时间采收应在晴天温度较低或阴天采摘,避开雨天、露(雨)水未干和高温时段。  4.2采收方法一般将果实整穗剪下,宜在果穗基部3cm~6cm处带2片复叶剪断,剪口要整齐。  采摘过程尽可DB44/Txxxx-20192能避免机械损伤。  4.3

4、采后堆放采摘果实应及时在平坦、清洁、阴凉干燥的地方临时堆放,注意通风散热,避免暴晒、雨淋;临时堆放时间越短越好。  5贮藏前准备5.1消毒应对龙眼包装容器、贮藏库、工具进行全面消毒灭菌处理,贮藏库要进行通风换气。  库房消毒可采用硫熏、紫外灯照射、10%漂白粉液或0.1%次氯酸钠溶液喷雾消毒等方式。  采果篮(筐)、塑料周转箱等容器,可用2%漂白粉液或者0.1%次氯酸钠溶液洗刷消毒后,晾(晒)干,备用。  5.2库房准备贮藏库房所有冷藏设备应提前检修,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温度维持在5℃左右。  5.3分级按照NY/T2260规定进行分级,剔除病果、虫果、裂果、无果蒂果、损伤果及其他缺

5、陷果。  5.4包装外包装可选用牢固、洁净、无毒、透气的高强度瓦楞纸箱、塑料箱、泡沫箱,应分别符合GB/T  6543、GB/T  5737、GB4806.7的规定。  内包装聚乙烯薄膜袋,应符合GB4806.7的规定。  5.5预冷采收后6h内进行预冷,预冷可采用冰水浸泡预冷、冷库预冷、强制通风预冷等方法使果心温度短时间内(最多不超过24h)降至10℃以下。  预冷结束及时入库贮存。  6保鲜技术要求6.1冷藏保鲜龙眼最适贮藏温度是3℃~5℃,湿度90%~95%。  贮藏过程中应避免温度波动。  6.2化学保鲜选用国家允许使用的杀菌剂或防腐剂浸果1min~2min,浸果后宜采用带孔塑料

6、筐等耐水并可透水的容器进行包装;或待自然晾干或在冷库中用风机加速晾干后再包装。  也可将杀菌剂或防腐剂溶于5℃~10℃的水中,浸果5min~10min。  DB44/Txxxx-201936.3自发气调保鲜控制贮藏库(或大帐)气体组成中氧气含量在11%~18%范围内,二氧化碳含量在3%~10%范围内,二者之和约为21%。  每天测定和记录贮藏库(或大帐)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气体成分含量。  适于短期贮藏。  6.4气调保鲜贮藏环境适宜的气体配比为二氧化碳4%、氧气6%~8%。  每天测定和记录贮藏库(或大帐)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气体成分含量。

7、  相关事宜可参照GB/T23244执行。  人员进入气调库时,应采取措施防窒息等事故发生。  6.5综合保鲜可采用低温冷藏、杀菌防腐、自发气调、气调保鲜等相结合的综合贮藏保鲜技术。  7贮期管理7.1入库入库时应合理安排货位,堆垛的走向、排列方式与库内空气循环方向一致,利于通风散热。  应根据库容大小分期分批入库,标准果品冷藏库每天入库量是库容的1/5~1/7,微型节能果品冷藏库每天入库量是库容的1/3~1/5。  7.2温度入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