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人卫7版)--病理生理.ppt

发热(人卫7版)--病理生理.ppt

ID:49203192

大小:566.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2-01

发热(人卫7版)--病理生理.ppt_第1页
发热(人卫7版)--病理生理.ppt_第2页
发热(人卫7版)--病理生理.ppt_第3页
发热(人卫7版)--病理生理.ppt_第4页
发热(人卫7版)--病理生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热(人卫7版)--病理生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发热fever内容概述发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发热的代谢与功能改变发热的防治原则体温调节中枢的位置: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anteriorhypothalaus,POAH)正常体温的调节过程:一、正常体温及其调节概述T>37℃T<37℃体温恒定散热(汗腺、皮肤血管、呼吸)产热(骨骼肌、肝、甲状腺、肾上腺)POAH37℃温度感受器传入N传出N传出N调定点概述人体正常体温腋窝36.5C舌下37C直肠37.4C概述体温升高就是发热?36℃40℃生理性体温升高概述病理性体温升高就一定是发热?中暑甲亢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概述体温>0.5℃生理

2、性病理性二、发热的概念概述体温>0.5℃生理性病理性发热的概念概述剧烈运动、妊娠、进食等体温可>正常值的0.5℃体温>0.5℃生理性病理性过热发热体温调定点↑调节性体温↑体温=调定点体温调节障碍被动性体温↑体温>调定点发热的概念概述发热和过热的区别在哪?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温升高(与SP相适应)致热原被动性体温升高(>SP水平)体温超过调定点水平产热过度散热障碍体温调节中枢损伤过热发热概述发热的概念内容概述发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发热的代谢与功能改变发热的防治原则发热激活物(pyrogenicactivator)内生致热原(endogen

3、ouspyrogen,EP)中枢发热介质调定点(setpoint)学说发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概念: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P)的物质。又称EP诱导物,包括外致热原和体内产物。一、发热激活物病因(一)外致热原种类与性质1、细菌G+菌─全菌体、外毒素G-菌─全菌体、肽聚糖、内毒素分枝杆菌─全菌体、肽聚糖、蛋白质等2、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病原微生物病因发热激活物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endotoxin)发热激活物活性成分:脂多糖(LPS)类脂A+核心多糖+寡糖特点:耐热(160C干热2h)有耐受性分子量较大(1-2百万

4、)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病因种类与性质(二)体内产物1.抗原抗体复合物变态反应性疾病2.类固醇本胆烷醇酮3.其他尿酸盐结晶﹑硅酸盐结晶、组织蛋白分解产物病因发热激活物发热感染性发热由病原微生物引起50-60%非感染性发热由病原微生物以外因素引起病因概念: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热原(EP)。二、内生致热原发病机制内生致热原种类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目前认为主要EP有:发病机制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星状细胞等产生,主要是IL-

5、1α和IL-1β分子量小(17KD)不耐热(70C30min灭活)无耐受性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单核吞噬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内皮细胞、肥大细胞等均可分泌。除致热外还可诱生IL-10发挥解热作用。发病机制内生致热原种类干扰素(Interferon,IFN)白细胞产生。主要是IFNα、IFNγ,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密切相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分泌,可诱导急性期反应蛋白合成,还可能是发热时IL-1和TNF的下一级介质。发病机制内生致热原种类LPS

6、LBP(LPS结合蛋白)CD14Toll样受体(TLR4)SignaltransductionGeneexpressionEP:LI-1、TNF、LI-6、IFN产Epcell: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星状细胞某些肿瘤细胞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发病机制三、发热时体温调节机制发病机制(一)体温调节中枢正调节中枢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anteriorhypothalamus,POAH)发病机制温敏神经元冷敏神经元(一)体温调节中枢负调节中枢位于:中杏仁核(medialamygdaloidnucleus,MAN)腹中膈(vent

7、ralseptalarea,VSA)发病机制(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发病机制?体温调定点↑体温↑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热激活物产EP细胞EP发病机制(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EP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EP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发病机制(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先天性大脑发育不良、高血压、辐射、感染等→血脑屏障通透性↑EP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EPMMPOAH神经元POAH神经元视神经交叉第三脑室视上隐窝OVLT区毛细血管OVLT神经

8、元发病机制EP“调定点”上移?中枢调节介质发病机制EP随血流到达体温调节中枢(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正调节介质负调节介质中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