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docx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docx

ID:49177569

大小:1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9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廖茜茜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部分词语“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潜入深海”。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方法及本文举例子做到了“巧分类”、“举典型”的特点,根据语言现象,进行语言训练,以达到积累的目的。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体会语言简洁与条理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读趣(1)板书课题。(2)理解“呼风唤雨”:出示神话“后羿射日”“

2、嫦娥奔月”等神话图片,引出词语“呼风唤雨”。质疑:本文中,是谁来呼风唤雨呢?他们靠什么呼风唤雨呢?(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爷爷特意为我们四年级小朋友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4)理解“世纪”:一个世纪是什么意思?是指哪些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读准确,读不通顺的或是比较拗口的地方标注一下,并且多读几遍。2.解决课前疑问。出示: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学生找到课文相关段落,齐读第一、第二自然段。3.学习第二段长句:(1)反馈难读的长句。(2)课件出示A.在20世纪一百

3、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B.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3)A长句:先缩句,然后逐层扩句,读精准停顿。(4)B长句:质疑、讨论“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读法。学习联系上下文、抓细节读文的方法。三、精读课文,感知写法1.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2.解释“发现”与“发明”的区别。3.运用“发现”与“发明”填空。2.出示:20世纪

4、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1)找出段落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2)理解段落中分号的含义——分号前写的都是发现,分号后写的都是发明。3.学习第一个写发现的分句:(1)(以师生接读的形式,师做手势),20世纪人类登上——,潜入——,洞察——,探索——,感受所举的例子是“上天”“入地”“极远”“极小”的例子。感受选择典型例子的说明文写作特点。(2)带着感受朗读本段。(3)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感受动词搭配准确(4)回顾学习步

5、骤:刚才我们是按照以下三步法来学习本段的:a.有什么地方读不懂吗?b.为什么作者只选这几个例子写,不选别的呢?c.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写作特点?4.学习第二个写发现的分句:(1)依据学习单,按照上述三步骤自学,同桌合作、填空。(2)学生代表依题反馈交流,解释疑难点。(3)小结写法。5.学习第三自然段:(1)地球村科技如此发达、方便,是以前的王公贵族都不敢想象的,那以前的人们在想些什么呢?(“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2)这些幻想如今变成现实了吗?分别变成了什么?(3)这些幻想变成现实,花了多长时间?(1个世纪)也正是在这个世纪,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发明。课文

6、用了一个什么诗句来形容?(4)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5)诗句中哪些字眼说明变化之快?哪些字眼说明变化之多?(6)带着感受再读诗句。四、小结写法,引出下文1.这节课,我们一起发现说明文藏着的许多奥秘。师引领生复习板书说明文写作的奥秘。2.这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真是太伟大了!哲学家罗素对此是怎么评价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五、作业布置,阅读推荐1.搜集20世纪的发现与发明。2.推荐阅读路甬祥主编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板书设计:29.呼风唤雨的世纪巧分类举例子上天—入海选典型极远—极小电视、电话、网络—飞机、火车、船舶作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