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阻抗测量.ppt

第5章 阻抗测量.ppt

ID:49177198

大小:1.65 MB

页数:54页

时间:2020-01-31

第5章  阻抗测量.ppt_第1页
第5章  阻抗测量.ppt_第2页
第5章  阻抗测量.ppt_第3页
第5章  阻抗测量.ppt_第4页
第5章  阻抗测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5章 阻抗测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阻抗测量5.1概述5.2电阻的测量5.3电感、电容的测量5.1概述一、阻抗定义及其表示方法式中R和X分别为阻抗的电阻分量和电抗分量,和。分别称为阻抗模和阻抗角。阻抗两种坐标形式的转换关系为和导纳Y是阻抗Z的倒数,即其中分别为导纳Y的电导分量和电纳分量。导纳的极坐标形式为式中和分别称为导纳模和导纳角。二、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的基本特性一个实际的元件,如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都不可能是理想的,存在着寄生电容、寄生电感和损耗。也就是说,一个实际的R、L、C元件都含有三个参量:电阻、电感和电容。表5.1—1分别画出了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在考虑各种因素时的等效模型和等效阻抗将

2、电感线圈接于直流电源并达到稳态时,则可视为电阻。如接于频率不高的交流电源时,则可视为理想电感L和损耗电阻rL的串联;当频率继续增高时,仍可将其视为L和rL的串联,但因Cf的作用,等效的rL和L将随频率而变;当频率很高时,Cf的作用显著,可视为电感和电容的并联。1.电感线圈固有角频率当时,Ldx为正值,这时电感线圈呈感抗;当f>f0L时,Ldx为负值,这时呈容抗;当f=f0L(严格地说,f≈f0L)时,Ldx=0,这时为一纯电阻由于Cf及rL均很小,故为高阻。当f《f0L时,由式(5.4)可知,Rdx及Ldx均随频率的增高而增高。2.电容器a)电容器的等效电路b)低频等效电路c)

3、高频等效电路图5.3电容器的等效电路介质损耗电阻Rj由引线、接头、高频趋肤效应等产生的损耗电阻R电流作用下因磁通引起的电感L0。当频率较低时,R和L0的影响可以忽略,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可以简化为如图5.3(b))所示的电路,当频率很高时,Rj的影响比R的影响小得多,L0的影响不可忽略,这时的等效电路如图5.3(c)所示,相当于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如令为固有谐振频率,当ff0C时,电容器呈感抗。一个实际的电阻器,在高频情况下,既要考虑其引线电感,同时又必须考虑其分布电容,故其模型如图所示

4、。其等效阻抗为3.电阻器令为其固有谐振频率当ff0R时,等效电路呈容性。表5.1—1通常用品质因数Q来衡量电感器、电容器以及谐振电路的质量,其定义为对电感器而言,若只考虑导线的损耗,电感器的模型如表5.1—1中的2—2所示,其品质因数4.Q值式中I和T分别为正弦电流的有效值和周期。对电容器而言,若仅考虑介质损耗及泄漏等因数,其等效模型如表5.1—l中的3—2所示。其等效导纳为,品质因数为上式中的U和T分别为电容器两端正弦电压的有效值和周期。在实际应用中,常用损耗角和损耗因数D来衡量其质量。损耗因数定义为把导纳Y画

5、在复平面上,如图5-5所示,图中画出了损耗角,其正切为a)并联等效电路b)串联等效电路c)图a)所示电路的矢量图d)图b)所示电路的矢量图图5.5有损耗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及矢量图对于无损耗理想电容器,而有损耗时则q<90°。损耗角d=90°-q,电容器的损耗越大,则d也越大,其值由介质的特性所决定。一般d

6、误差,甚至是错误的结果。三、阻抗的测量特点和方法1.保证测量条件与工作条件尽量一致2.了解R、L、C的自身特性过强的信号可能使阻抗元件表现出非线性,不同的温湿度会使阻抗表现出不同的值,尤其是在不同频率下,阻抗的变化可能很大,甚至其性能完全相反(例如,当频率高于电感线圈的固有谐振频率时,阻抗变为容性)。因此,测量时所加的电流、电压、频率、环境条件等必须尽可能地接近被测元件的实际工作条件,否则,测量结果很可能无多大价值。在选用R、L、C元件时,就要了解各种类型元件的自身特性。例如,线绕电阻只能用于低频状态,电解电容的引线电感较大,铁心电感要防止大电流引起的饱和。因此在测量时,要注意

7、到各种类型元件的自身特性,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阻抗的测量方法众多,但常用的基本方法有4种,即伏安法、电桥法、谐振法(Q表法)和现代数字化仪器法。在直流或低频时使用的元件,用伏安法最简单,但准确度稍差;在音频范围内时,选用电桥法准确度较高;在高频范同内通常利用揩振法,这种方法准确度并不高,但比较接近元件的实际使用条件,故测量值比较符合实际情况。5.2电阻的测量一、伏安法a)第一种方案b)第二种方案图5.6伏安法测量直流电阻二、三用表中的电阻档1.模拟式指针三用表中的欧姆挡当Rx=RT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