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150062
大小:5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2-29
《教学设计暨说课 侯发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沙窝尔小学侯发海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了解小村庄的变迁的过程及原因。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学习新出现的新词。2、初读课文,了
2、解课文内容。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学习要求1、画出生字、新词,按组字规律记忆字形。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读,读顺课文。学习方法:读——画——说 一、揭示课题(随机出示课件)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加以想象,课件出示“美丽的小村庄图”,引导学生描绘小村庄的美丽。学生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看着画面,运用自己的语言积累,描绘小村庄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画出来并小组解决。 2、让学生分组,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所说的故事说一说。 3、质疑问难 4、带者问题
3、再读课文。 三、整体感悟课文(随机出示课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试着让学生把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画一画,感受小村庄原来的美丽。 (3)再读一读,深入感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说读懂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解疑 (4)学习该段生字 四、设置悬念 1、把第一和第五个自然段连起来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毁灭的?2、小结:惋惜五、当堂训练1.出示本课字词,学生组词并说话2.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说说村庄的变化原因板书
4、设计 美丽的小村庄 (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 锋利的斧头 (房子、家具……) 什么都没有了 (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沙窝尔学校侯发海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课标版第6册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它告诉了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我上的是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
5、、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3.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二、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小村庄的变迁的过程及原因。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法和学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板块结构,综合了观
6、察法、谈话法、朗读法、讨论法及情境性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诵读、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四、教学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从四个板块进行教学。板块一创设情境,感受小村庄的美我用课件出示“美丽的小村庄图”,引导学生描绘小村庄的美丽。学生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看着画面,运用自己的语言积累,描绘小村庄的美丽。此作法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在他们幼
7、小的心灵里,感受到村庄的“美丽”给自己带来的那种震撼的感觉。第一次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碰撞,为学生理解村庄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础,让他们积极地融入角色,走进文本。板块二感情朗读,感受小村庄的毁灭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确,书是学生读懂的,不是老师讲懂的。老师不能以自己的阅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因此,在“感受小村庄的毁灭”这个板块中,我主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使其在读中获得个人的阅读感受,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词。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小村庄发生了什么事的自然段,再用自己的话描述当时的情景。在学生汇报的
8、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雨下得特别利害的句子“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我接着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读这句话,个别读,评读,赛读……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提高。然后,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