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096365
大小:185.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1-31
《《炉中煤》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许多歌颂祖国的诗歌中,人们对祖国有很多比喻,如“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国!”。再如“祖国啊,祖国——/您是世界和平飘扬的旗帜/人类文明进步的使者/您是捍卫真理的勇士/哺育子女的妈妈/您正直而博爱/坚强而慈祥/世界人民叹服您的胸怀/华夏儿女感激您的母爱”。人们更多的把祖国比喻成“母亲”,但有一位诗人,却把祖国比喻成“年青的女郎”,这位诗人就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这首诗就
2、是著名的《炉中煤》。今天,就让我们感受诗人的才情,领略诗人如火的爱国情怀吧。炉中煤郭沫若炉中煤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啊,我青年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若水”
3、)。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戏剧家、学者、文化战士。1914年赴日学医,“五四”运动前后,弃医从文,积极投身于革命文化运动;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郭沫若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全国文联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炉中煤》是诗人对祖国的恋歌。写于1920年12月,当时,诗人正在日本。1914年初,郭沫若怀着“报国济民”的抱负东渡日本留学。由于国内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腐败,诗人的理想无法实现,才华未能施展。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和思念祖国。十月革命
4、的炮声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他看到了祖国的希望和胜利的曙光,虽然他未能亲自参加国内的五四运动,但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却冲击着他,振奋着他。《炉中煤》就是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他把这时期的诗,集为《女神》,于1921年8月出版,这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第一座丰碑。《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收集了郭沫若在“五四”运动前后的诗作,主要作品有《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天狗》等。它是我国“开一代诗风”的新诗的奠基之作,标志着我国的新诗创作开始走向成熟。《女神》集中体现了“五四”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包括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强烈的叛逆
5、性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一节赏析1、诗中“炉中煤”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炉中煤是作者自喻。因为本诗表现的是“眷念祖国的情绪”,把自己比喻成“炉中煤”有两个作用:一是从形象特征看,炉中煤是火红、炽热、旺盛、熊熊燃烧的,这与诗人对祖国感情的热烈、深切是一致的;二是从精神特征上看,“炉中煤”具有为人奉献火与热,将自己燃烧成灰,殒身不恤的献身精神,这与作者立志报国济民的情意是一致的。2、诗中“年青的女郎”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把“五四”以后的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作者把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蕴含着作者的深
6、意。在《创造十年·学生时代》一书中,作者曾写道:“‘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我的那篇《凤凰涅盘》便是象征着中国的更生。‘眷念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可见,把祖国称之为“年青的女郎”,正是诗人对封建、落后的旧中国的否定,对“五四”运动以后新生祖国的赞美、讴歌。具体来讲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形象表现“五四”以后的祖国特征——充满了崭新的气象和勃勃的生机,就像一位青春焕发的“年青女郎”,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在“五四”之后所呈现的新气象的认识。二是从抒情的角度讲,更易于抒发炽烈、奔放的情感。3、
7、“炉中煤”(物)和“年青的女郎”(人)并不构成生活中恋人的关系,诗中却是写“煤”向“女郎”倾诉衷肠,这是否有违常理?作品中的“炉中煤”和“年青的女郎”,虽构不成生活中恋人的关系,但从精神实质上讲,同样是在奉献一颗滚烫的心。4、如何理解“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我的思量”?前一句是写祖国对于诗人的养育之恩,这是诗人思念祖国的基础。因为是在对作为喻体的“年青的女郎”倾诉,所以这里也比喻性地用了“殷勤”。“不辜负”三字表达了报效之意。后一句的“思量”,不仅是指对于作为地理概念的祖国的思念,不仅是对山川土地的思念,而且还具有更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