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092671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8
《长春版义务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黄鹂——病期琐事_教案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鹂——病期琐事【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作者孙犁及其文学创作。2.熟读、品味文章,把握本文传达的深刻哲理。3.学习借鉴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难点】1.对课文的哲理作一点分析评价。2.借鉴课文的写法,学习精彩语言。3.学习体会孙犁散文的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优秀的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的关注方式是多样的、独到的,有许多现代作家就是通过写鸟来表现他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的。老舍先生写小麻雀,表现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周瘦鹃写杜鹃蕴含着的是对传统习惯看法的思考,而作家孙犁则要向大家介绍一种非常可爱的鸟——黄鹂。2.提问:黄鹂是怎样一种鸟?3.要
2、求学生结合课本插图对黄鹂进行描述。4.要求学生回忆说出与黄鹂有关的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清天。(杜甫)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5.提问:本文题为“黄鹂”,目的是否真的是介绍“黄鹂”这种鸟?明确:不是。目的是借黄鹂来说理。分析写法特点。板书:托物言志(二)学法指导4/4本文语言优美,主旨深刻,条理又十分清晰,稍作点拨,学生即能够理解,故应该以学生精读文章、把握语言、领会主旨为主。要求学生结合课后思考与讨论熟读文章,尤其要认真阅读全文的结尾部分
3、(从“从此”至全文结束。)。教师则适当介绍作者及文章背景。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教师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点拨与分析。(三)作者介绍孙犁,河北安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4月6日生。高中毕业后流浪北平,在图书馆读书、在大学旁听,用“芸夫”的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先后在市政机关和小学当过职员,1936年暑假后,到河北安新县小学教书,了解白洋淀一带人民生活。1944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集子。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
4、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其他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和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此外还写有散文集《津门小集》等作品。(四)全文结构分析1.要求学生首先熟习全文内容,把握文章整体结构,尤其要把握黄鹂在不同环境中不同的生存状态。2.提问分析:(1)文章一共几次写到黄鹂?(2)分析各次不同的时间以及黄鹂的生存状况。3.结合学生分析,理清文章结构:次数 时间 地点 生存状况第一次 抗战
5、期间 阜平山村 尖利啼叫、忽隐忽现、美丽极了第二次 前几年 青岛 追逐、逗闹第三次 有一天 鸟市 系在木棍上、羽毛焦黄、神情凄惨第四次 第二年春天 江南太湖 展现全部美丽、自由啼叫、安居乐业小结: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鹂的生存状况在不断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逐步向读者揭示出某种哲理,应该引起思考和重视。(五)分析课文重点1.根据作者对黄鹂不同境遇的态度,用一句话说出本表所要表达的意思。 表现了作者对美的事物的追求。2.文章写黄鹂,
6、开篇却写与之无关的“红靛儿”、“虎不拉儿”、“黧鸡儿”,有何用意?4/4黄鹂对生存环境有自己的要求,为下文分析黄鹂和生存环境的关系作铺垫。3.作者为什么写到与黄鹂无关的海鸥?用了怎样的写法?明确:由试枪引发联想,表现作者对摧残鸟儿这类丑恶行径的义愤。因为海鸥和黄鹂一样,都是鸟,也都是美的事物的象征。作者采用了插叙的手法来写。4.从环境和黄鹂的关系看,“极致”在文中的含义?文中多次提及黄鹂的生存状态,大体上一种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而另一种则是不好的。两者相比,不难发现黄鹂的自由与美丽的展现应该有它良好的生存环境,而这种“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
7、发挥的‘景物一体’的境界”便是文中所言“极致”的具体含义。(六)分析鉴赏课文后五段1.用一两句话说明作者悟出的哲理。2.在这五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倒数第三、四自然段,句式上有什么特点?(七)本文的写作特色分析1.用象征来说理。这种手法富有文学性,形象生动,富有美感,而且比较含蓄。2.从叙事到说理水到渠成,说理又恰到好处。从叙事到篇末的说理,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篇末的说理自然而然。3.随时间的推移,深化文章主旨。4.托物言志、含义深刻、富有哲理。5.精彩的语言。(1)用排句和对句,使语句整齐。(2)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形象的语言
8、来描写事物。(3)运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八)全文总结本文围绕黄鹂以时间顺序展开,记叙了作者对黄鹂的迷恋,对摧残这类鸟儿的丑恶行径的义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