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078172
大小:103.4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2-28
《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心得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心得体会 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心得体会大新寨小学陈荣英俗话说书是人的精神食粮。 多读书能学到很多知识。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叶澜等著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全书由导论、教师德性论、教师审美论、教师发展论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它那独特的研究角度一下子吸引了我。 正如叶教授在导论中所说的,这是一本探讨关于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的著作。 读此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教师的角色。 我觉得当今社会教师形象已不仅仅能用“蜡烛”、“春蚕”、“园丁”等比喻来象征。 教师的职业使命已与作为人的真实生活及其生命质量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不再是没有职业
2、自我意识的工具或为他人做嫁衣的“殉道者”,而成为积极发展的创造者。 教师应需具有审美情趣,用心体会工作着是美丽的,并学会用生命点燃生命,享受奉献之后的快乐。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感到愧疚,平时我自己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或是感觉到压力太大时,便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情绪也随之低落。 这不正是对自身的定位,对教师价值体现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吗?其实想想与孩子们融洽的相处,回顾他们天真可爱的笑脸和甜美的话语,看着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和快乐呢?热爱着并真诚地奉献着,在教师这一职业中,我又何愁寻不到无穷无尽的尊严和欢乐呢?全书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第四章教师之“魅”在何处?——工作
3、着是美丽的。 在这一章节中,叶澜老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魅”之所在。 文中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不同社会状态下人的自由程度的不同而经历的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的划分,将教师的职业存在状态也分为三种;即以谋生和养家糊口的“生存型”、体验人生和品味幸福的“享受型”、服务社会和完善自我的“发展型”。 文中说道“生存型”的教师是无奈的苦捱。 那些仅以生存为目的状态下的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进入生活或者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以此获得一份固定的收入,用以维持生计。 事实上,教师这一职业并不是他们的所爱和首选,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 以这样的心态来从教,就可能出现对教师职
4、业如下的认识以及相应的表现。 即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或是把教师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或将教师职业当做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叶澜先生说道这样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毫无思想、毫无创造性的“教书匠”;他不是以学校主人的身份出现在校园里,也不是以学生朋友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中,更像一个以一种短期的姿态在学校工作的“临时工”。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的队伍里也存在不少。 他们主要是从生计出发,站在功利的角度,以被动和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是出于无奈,因而感到困惑和痛苦。 不仅别人而且他自己都不可能从职业中得到美的享受,更何谈从工作中体会到幸福呢?该书作者清醒地认识到
5、教师职业的工具化和将其劳动性质定位于传递性是制约教师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是以在开篇即通过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透析提出教师职业有其独特的内在生命价值,而"创造"是教师从工作中获得"外在"和"内在"相统一的尊严和欢乐的源泉。 由此,教师的职业使命与作为人的真实生活及其生命质量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不再是没有职业自我意识的政治工具或为他人做嫁衣的"殉道者",而成为积极发展的创造者。 这是对教师职业丰富性的深入挖掘,教师的职业形象从而由单薄变为丰满。 一、对于教师发展由强调外部动力转向重视内部动机。 由于传统中对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的强调,所以教师常常背负着沉重的社会使命而前行。
6、 同时社会也总是以外部力量约束、导引教师的发展,却忽视了教师作为独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其结果是,教师或将自己的职业仅仅视为谋生的手段而"无奈的苦捱",或默默牺牲将吃苦视为享受,相应地,教师的发展表现出缓慢而沉重的特征。 对此,该书作者则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 首先,作者明确指出,对教师而言,“育人”和“育己”同样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育己”应先于“育人”。 二、对于教师工作由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 人们通常认为学生的成长是教师最大的收获,所以很多老教师对自己从教几十年来学生的每一次获奖、自己得到的每一项荣誉都奉为生活中的大事和引以为豪的家珍,但感受不到日
7、常工作中所蕴含的快乐。 该书的作者却敏锐地发现,教师的工作是充满创造的过程,教育过程中对知识的活化,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敏锐感受,对教育时机的及时把握,对教育矛盾和冲突的巧妙化解,都是教师的创造力的表现,教师也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职业内在的尊严和欢乐。 因此,在作者看来,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体悟重于他们对工作结果的关注。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作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汲取了大量的实践养料,学术特色更加鲜明,理论成果更为丰硕。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该书无论对教育研究工作者,还是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