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067950
大小:12.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2-27
《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原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原则 赛前训练过程中教学因素比较多,必须贯彻周期训练原则,在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脱节的情况下多注重专项训练,合理安排时间。 1,主训练小周期 主训练小周期是实现运动水平突破性进展的训练小周期。它必须在合适的基础上进行。主训练日同恢复节奏、辅助恢复措施的完善结合,就形成为一个主训练小周期。主训练小周期的主体构成,是适度应激训练及其恢复节奏。如前所说,实践中为了稳妥起见,在适度应激训练后,也常可能在它的合适时段,安排一、二个低应激的训练节奏,这样来复合地建构主训练小周期。 从理论上说,一个主训练小周期,
2、可以既实现着运动进步,又保持着良好的健康水平,从而为后续的主训练小周期建构了新的、健全的基础。如果在实践中基本达到了上述要求,“主训练小周期”便可以连续地、滚动式地运行下去,使运动水平“阶梯式”地实现持续进步。这就形成所谓“快节奏”。 2,调整性训练小周期 由于人体有序状态的极为复杂,又由于训练工作也十分复杂,在训练运行中,发生某种挫折,是常有的事。例如:主训练手段的运行中出现了高“过强应激”,主训练课频次或主训练日频次的安排太过密集,以及运动员偶尔伤、病或因故短时间离队等。这时,可及时插入“调整性训练小周期”,加以因
3、应、承转、解决。“调整性训练小周期”也可称为“恢复性小周期”,与“辅助性训练小周期”较为接近。 调整性训练小周期的主要任务,是使体内矛盾的统一性恢复到应有的水平。就是说,使机体的健康水平恢复到应有的高度。为此,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方法、节奏、以及有关的配合措施。对这些,同样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地研究发展,以提高效益。 如果调整性训练小周期基本实现了它的任务,便可转入新的主训练小周期;如果尚未实现,则可以继续地组织针对性的新的调整性训练小周期,直到完成预期任务,能够顺利地开始新的“主训练小周期”为止。 合理运动负荷的监督
4、 训练中安排适宜运动负荷是为了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运动负荷的大小直接影响机能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提高。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对运动负荷承受能力有所不同,所以运动负荷是否合理,还得通过多途径、多指标进行监督,通过分析,找出符合学生个体的运动负荷。通常可用以下的简易方法。 1,生理指标评定法 运动负荷后,晨脉不超出平时晨脉3-4次/分,血压变化范围上下在10毫米水银柱以内,体重不少于0.5公斤。机体承受负荷后,休息10分钟即恢复到运动前安静脉博为小负荷;比运动前安静脉博快12-30次/分为中等负荷;比运动前安静脉博快36-5
5、4次/分为大负荷。 2,主观感觉及教师观察 运动负荷不大,学生主观感觉食欲、睡眠都会正常;当出现困倦时若再加大运动负荷就会造成疲劳积累导致食欲不振、乏力、对运动场地、器材、练习等产生厌倦感等,这就是不合理的运动负荷而引起的过度疲劳症状。在训练中教师应时刻观察学生的行为,若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协调性差、注意力不集中、技术变形、成绩下降,说明运动负荷过大,要及时调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