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062562
大小:6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2-27
《轮滑校本教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哈尔滨市大同小学校轮滑校本教材学校名称:哈尔滨市大同小学校课程名称:轮滑课程类型:体育类负责教师:王彦文蒋国龙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授课对象:4—5年级学生 一、课程开发背景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了每个教师和学生新的体验,体育课程中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作为新课程要实现的重要任务。作为体育课的延伸与辅助的轮滑校本课程,是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通
2、过教编、整合、补充、拓展,对原有的教材的消化与加工、较之更能培养个体差异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充分挖掘我校学生在运动竞技与特长方面的潜力,为以后的体育锻炼与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校以学生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从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出发,在全校开展冰雪项目的普及运动,让冰城的孩子从小学会滑冰。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成立了男子、女子冰球队、花样队。聘请专业教练,形成训练梯队,培养冰上体育的后备人才。几年来,大同少儿冰球队先后赴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地比赛,取得了优异
3、的成绩。学校男队连续五年获得哈尔滨市中小学生冰球比赛冠军、并于2012年1月获得在齐齐哈尔举行的首界“王嘉廉希望杯冰球大奖赛”冠军,女冰球队连续两年获得哈尔滨市中小学冰球比赛冠军,学校花样队20名队员参加了哈尔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闭幕式的演出。冰雪体育锻炼了学生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是大同小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特色活动之一。轮滑是一项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它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作用。新操场和体育馆的焕然一新使师生们兴
4、奋无比,无论水平高低,课余时间也要在新操场上大显身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轮滑、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学校成立了一支有30名尖子生参加的陆地冰球轮滑队,使我校学生的轮滑技能又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以确保学生的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综上所述,轮滑的根本课程主要特点如下: 1、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目的是进行锻炼,形成健康身体,促进身体的发育,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
5、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校本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延伸,本身就是发挥张扬学生个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促进与学生自主学习性,终身坚持锻炼有力手段。 3、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是一种技能学习为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的改变方面,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不仅仅是后天训练的结果,与其遗传有极大误导,从健康角度出发,每个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不尽相同。因此校本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挖掘学生的身体条件,
6、兴趣爱好差异有针对性确定教学目标及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乐趣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求。 4、竞技化训练的补充,为以后的特长发掘做准备:作为体育训练补充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担负挖掘学生运动特长,发挥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有运动特长的学生打下竞技运动基础为以后的发展作铺垫。 二、课程目标 轮滑校本课程是体育课的延伸与补充,其目标包括7个方面: 1、增强学生的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轮滑技术、战术; 2、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健身习惯; 3、指导学生学
7、习和掌握轮滑游戏与对阵竞技方法,丰富以后的体育锻炼内容; 4、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形成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良好生活作风; 6、发扬体育拼搏精神,形成积极、乐观、吃苦耐劳的生活态度; 7、培养具有轮滑特长的小选手。 三、课程内容1、轮滑运动的起源,历史及轮滑运动特点;2、轮滑运动的技术介绍,轮滑比赛的规则,轮滑比赛方法;3、轮滑基本技术学习:预备技术、基础技术、速度轮滑基础技术、花样轮滑技术、休闲技巧; 4、技术辅助
8、的体能训练及速度轮滑比赛战术; 5、技术、战术配合的训练、战术意识的练习。 四、课程阶段 第一阶段: 1、轮滑理论介绍。2、轮滑基本技术训练:预备练习、站立、非滑行技术、被动滑行、基础滑行、转弯、制动;第二阶段:1、轮滑基本技术训练:滑跑姿势、直道滑行、弯道滑行、起跑、冲刺;2、体能训练;3、辅助性力量训练。第三阶段:1、轮滑小游戏。2、体能训练。3、轮滑模拟对抗赛。4、基本战术配合。 五、课程评价(一)学生评价:1、根据学生体能技能实际提高程度,随堂评价;2、根据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