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035360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7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_教案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引人深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良好教材。 现代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学生通过阅读,在被故事情深深吸引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与文听小男孩进行对照,教学中应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考,在读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
2、品质。【教学重点】 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文插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学生谈话)而今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做法也许会出乎你的意料。(板题) 2.观察说话:出示课文幅图。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相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读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文内
3、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 初读 1.组织学生自学课文。划出生字词语,把生字所在句子认真地多几遍。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 4.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本课的11个生字只有认读的任务,所以这一环节应成为本课的一个着力点。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方法,对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有效地促进。) 朗读 1.自主读第一节,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 2.组织学生进行交
4、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如: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多么等等。 (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异常决定,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讨论: 1.深入研读课文,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2.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进行体会。 3.分角色朗读第2----12自然节,结合着对人物心里的深刻理解,读好对话,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以再现当
5、时的情景,加深对文章中蕴含情感和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4.启发学生谈话:从对话当中,你体会一下,每个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你读了有什么样的感受? (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统摄文章的主体部分。利用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从演中感悟。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 想象 1.自读13--14段。结合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小男孩不接受阿姨礼物时的心理活动。售货员阿姨会把女儿准备的礼物送到小男孩手上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2.自由交流:从阿姨、阿姨的女儿的表现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受? 3.指导学生有感情
6、地朗读课文两节内容。 (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升华 1.学了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有哪些人?为什么?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启发学生谈话交流,挖掘学生的认知体验,实现生生、师生间的互动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升华并丰富对了文章的主题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品质,使学文与做人的任务达到和谐统一,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7、 目不转睛:眼睛凝神注视,眼珠一动不动。形容注意力集中。 兴奋:振奋、激动。 富裕:(财物)充裕。与“贫穷”意思相反 阅读在线:疼爱父母(作者:张敏) 晚上下班的时候,天色尚未黑。经过输液大厅时,看见一个男人推着一辆轮椅缓缓地出来了。他很仔细的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见那轮椅上坐着一位老人,面色腊黄,身体清瘦、腹部却很突出,可能是患了什么慢性病?她双目紧闭,整个身子都靠在了轮椅上。虽然气色是如此之差,可是衣着整洁,头发梳得纹丝不乱,倒不像一位病人。再看那男人,大约四十来岁,衣着很朴素,面目沉稳。他身子微微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