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别裁》有感.doc

读《论语别裁》有感.doc

ID:49012700

大小:51.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读《论语别裁》有感.doc_第1页
读《论语别裁》有感.doc_第2页
读《论语别裁》有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论语别裁》有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论语别裁》有感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的理解,让人耳目一新、也被他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探究学问一丝不苟的精神所感动。《论语别裁》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包括为政还是做学问都是以做人为基础的。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以前读《论语》总是囫囵吞枣,大而化之,通过《论语别裁》加深了我对论语的理解,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错误认知    《论语别裁》纠正了很多我对《论语》的错误认知。以前读论语,有很多地方是根据字面意思,想当然的进行理解。读了《论语别裁》才让我恍然顿悟。如读论语八佾篇:“孔子谓季氏

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当时我对“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理解就是孔老夫子对季氏在庭堂之上舞八佾这件事大发脾气,无法忍耐了。读了《论语别裁》才知道,孔子的意思是说,季家的野心不小,像这样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他不忍心去做呢?叛变、造反,他都会干的。并不是孔子在那里发脾气骂人,说不能忍耐这件事。再如“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以前我对“方”的理解是方向或目的地,就是如果远游了要让父母知道自己到哪里去了,去干什么了……而南怀谨老师的解释的“方”是方法,解释为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

3、我再结合孔子对孝的言论,觉得这种解释更为合理。    深层含义    《论语别裁》使我理解《论语》更深层的含义。以前我对《论语》的理解多浮于表面,没有更深层的体会。如我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和弟子们谈心,让弟子们讲述自己的人生理想,子路等人先说了人生的政治理想,最后问曾点:“点,尔何如?”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读这段时,我的理解是曾点对恬淡、归于自然生活的向往,孔子也同意点的观点。当时就没有认真思考孔子是一个积极“入市”的人,也没对他的“归隐”表示怀疑,经南老师

4、解释,才理解孔子的更深层认识:经历离乱人生才了解只有国家社会安定太平,才能有个人真正的精神享受。古人说“宁为太平鸡犬,莫作乱世人民。”子路等人的抱负思想很了不起,但总离不开自我英雄主义,我可以如何,我要如何……而且都偏于从政治着手。但曾皙就不同了,同样希求大同之世,但成功不必在我,而着重于文教方面,真正说中了孔子的心事,所以孔子感叹:“吾与点也。”    再如,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起初我也只理解为人用来作推托的说辞,是推托责任的挡箭牌,但读了南老师的才更深一步了解,有些不在其位的人,就喜欢乱谋其政,他说越外行的越喜欢谈内行话。比如,文人更喜欢谈

5、战争,开口就是应该打。他们却不知道打仗的难处,自己又没有打过仗,也不知道怎么打。政治绝对要靠经验,不是光凭理论的。你说某某不行,你自己来试试看,所以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他告诫学生们,对一件事,有一点还不了解,还无法判断时,不要随便下断语,不要随便批评。    答疑解惑    内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