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958070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的心理障碍与矫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的心理障碍与矫正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他的智力发展过程,特别是其中的思维能力积极活动过程,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智力的法杖就越快。然而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智力活动上的某些缺点或弱点可能会成为他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几种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日常概念的干扰形成的心理障碍。小学生已有的经验,日常概念,如果与数学中有关的科学概念不完全一致,那就可能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干扰,形成心理上的障碍。例如:学生头脑中至于“斜线”,“垂线”等日常概念与数学中的科学概念是很不一致的,,教师应引导学
2、生通过比较揭示两者的区别,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这种障碍的产生,还由于人们用来标志概念的词语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既对应又不对应的。同一个词语常常可以标志不同的概念,而同一个概念又常常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标志,如:“缩小”和“减少”两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同义的,但在小学数学中却是异义的。“缩小”一词有特定的含义,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十分注意这些情况,应用多举生活实例加于区分,以免学生产生混淆,造成学习困难。二、习惯性的思维影响造成的心理上学习障碍。所谓习惯性的思维,是人们常常爱用同一种习惯了的思维或固定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同一类问题。习惯性思维
3、几乎人人皆之,可以说是一种常见现象,但这种思维一旦变成固定不变的“老框框”“老套子”,就会束缚人的思维,使人发现不了新的问题,想不出新的解决方法,成为学习上创造的心理障碍。习惯性思维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法不当,不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刻板的,固定的思维方式。例如:要学生记住,凡是“一共”就是“加法”,“还剩”就是“减法”的逻辑,不仅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不利,而且对学生发展智力是极为不利的。就像科学家的儿子,一生下来就送到狼窝,让狼喂养,这样有好的基因,无较好的思维引导,无良好的学习生
4、活环境而生存的还在,长大肯定再也不能成为科学家。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大胆想象,并多加于比较区别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较好的学习氛围与思维前提,才能有更多更好的思维成果。一、已有的“认知结构”可能成为下一步学习的心理障碍。学生在学习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相应的数学的认知结构,而这些已有的认知结构,既可能成为下一步学习的积极因素,也可能成为下一步学习的心理障碍。如:学生在学习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时,形成的一种既可以从低位加减,也可以从高位加减的认知结构,它对学习进位、退位的多位数加减法,常常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心
5、理障碍。教师必须先调整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使之适应新知识的学习。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经常地、不断的调整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消除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阻碍作用,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概括水平的不适应,造成的学生心理上的障碍。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概括性很强,即使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概括能力,学生的概况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小学学生概括水平的发展分三个阶段:1.直观形象水平。这个阶段学生主要是根据事物的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来做概括。2.形象
6、抽象水平。这个阶段,学生对事物的概括,虽然还包含一些外部的,非本质的特征,但内部的、本质的特征正逐步增长。3.本质抽象水平。这个阶段,学生能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及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抽象概括,这是学生概括水平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小学数学教材对大多数学生的这种趋势,是基本适应的,但少部分学生的概括水平可能与教学要求并不适应,甚至很不适应,那必然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如:0.5<1,学生认为1个桃比半个西瓜小吗?教师应讲清数与数的比较是同类事物的比较,不是在做同类事物中的讨论。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开本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以
7、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比较,多区别事物间联系,以便学生掌握易混淆的内容,三是教师应在教学时,多举例,列举学生熟悉的事物,加以引导,在进行抽象概括,以便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解所学内容,同时对学习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多采用表扬、激励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