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953212
大小:3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课题子鱼论战(自、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子鱼论战课型:讲读;主备人:毛慧萍审核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自学案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2、培养学生通过查字典以及组词的方法解决某些难以理解的字词的能力 3、能结合实际谈谈从文章受到的启示【重点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查字典以及组词的方法解决某些难以理解的字词的能力【学案内容】一、解释加点的词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2)。司马曰(3):“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4),
2、宋师败绩。公伤股(5),门官歼焉(6)。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7),不禽二毛(8)。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9),不鼓不成列(10)。”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11),隘而不列(12),天赞我也(13)。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14),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15)!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16)。三军以利用也(17),金鼓以声气也(18)。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19)。”二、翻
3、译句子1、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2、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3、阻而鼓之,不亦可乎?”4、明耻教战,求杀敌也。自学案(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文章(1)概述课文大意。(2)归纳宋襄公说的两条作战原则,指出哪一条是主要的二一.情景创设《曹刿论战》让我们知道了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必须拥有民心,必须抓住有利的时机,现在我们再看看《子鱼论战》,又发生了什么战争?结果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二.自主探究重要词语的含义,翻译句子三.合作探究(1)概述课文大意。(2)归纳宋襄公说的两条作战原则,指出哪一条是主要的①不重伤,不禽二毛;②
4、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主要的)(3)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曹刿论战》和《子鱼论战》的内容,那么两次战争的结局有什么不同?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鲁庄公:目光短浅,但能知人善用宋襄公:迂腐,伪善(3)、从这两个战例中,你认为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四.交流展示(1)(假如)当初蔡桓公能听从扁鹊的劝戒,又何至于落个病入膏肓的下场? (假如)当初宋襄公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又何至于落得个受伤而死的下场? (假如)当初吴王夫差能听取伍子胥的逆耳之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2)(如果)当初鲁庄公不听取曹刿
5、的建议,又哪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如果)当初齐威王不听取邹忌之谏,又哪能战胜他国于朝廷? (如果)当初唐太宗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3)只有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如果独断专行,自以为是,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或:是否能采纳正确的意见,是成败得失的关键。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五.巩固小结六.课后反思…、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曹刿论战》和《子鱼论战》的内容,那么两次战争的结局有什么不同?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三、从这两个战例中,你认为
6、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四、拓展延伸:下面是一段简短的议论性文字。参考提示,为语段的前两个空白处各补写一个句子,并在第三个空白处用一句概括性的话为这段文字作结。要求补写的三个句子合乎文意,与整段文字衔接顺畅。 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又哪能称雄于六国?如果 ___________________(2)?
7、综上所论,不难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尊敬的家长:学生优秀的成绩往往来源于家校的积极配合。请督促您的孩子在家认真完成【自主探究】练习,完成后请签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