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五章 平面向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平面向量1、非零向量不共线,若+=,-=,则⊥是
2、
3、=
4、
5、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1、A【思路分析】法一:⊥•=(+)•(-)=
6、
7、2-
8、
9、2=0
10、
11、=
12、
13、法二:作,,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则=,=.⊥为菱形
14、
15、=
16、
17、.【命题分析】考查向量的有关概念,几何意义与运算,简易逻辑等基础知识.2.已知,是两个单位向量,命题:(2+)⊥是命题〈,〉=π成立的()条件A.充分非必要B.必要非充分C.充分且必要D.非充分且非必要2.解答:cos〈,〉=-〈,〉=π选C评析:考察充要条件及向量数量积的简
18、单知识3.(文)己知A(1,2)B(-3,1)则向量按向量(-1,2)平移后得到的向量坐标是()A.(-4,-1)B.(-5,1)C.(0,4)D.(2,-1)3.(文)解答:无论怎样平移,仍是(-4,-1)选A评析:考察考生问题概念、平移性质。4.(文)已知△ABC中,a、b、c三边长分别为3,4,5,则的值为()A.7B.-7C.-25D.254.(文)解答:=c·a(-cosB)+0+b·ccosA=-a2+b2=7选A评析:本题考察考生平面向量运算及应用能力。5、设命题P:非零向量、,是的充要条件;命题:为平面上的一动点,、、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
19、角,使,则A.为真命题B.为假命题C.为假命题D.为真命题5、C由向量的几何意义和菱形的性质知P为真命题;由教材上例题A、B、C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为,,而,为必要非充分条件,故为假命题,故选C.6.给定两个向量
20、
21、=3,
22、
23、=2,<>=600,如果则m的值等于()A.B.C.D.6、C【思路分析】:由已知得:=0,即,解得【命题分析】:考察向量的基本运算和向量垂直的性质7、已知中,点在边上,且,,则的值是()A、B、C、D、7、(分析:∵∴又∴∴选D项)8、已知等差数列的前次和为,且,则过点和()的直线一个方向向量的坐标可以是()A、()B、()C、()D、
24、(){{{8、(分析:即∴∴∴;∴,,,方向向量,故选(B)。9.已知,且,则与的夹角为()A.300B.600C.900D.12009.D[思路分析]:法1:,,∴,则=,∴,。法2:由模都为1及向量的加法法则知,,,对应的点应均匀分布在单位圆上,∴与的夹角为1200。10.(理)已知,其中,则的最小值是()A.B.C.D.11.已知直线与轴分别相交于点、,(、分别是与轴正半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则直线的方程是A.B。C。D。11.B【思路分析】:【命题分析】:考察向量平移、相等概念和直线方程12.(文)已知
25、a
26、=1,
27、b
28、=,且(a-b)和a垂直,则a
29、与b的夹角为材12.(文)13.e1,e2是夹角为60o的两个单位向量,则向量a=2e1+e2,和b=2e2-3e1的夹角是()A、30oB、60oC、120oD、150o13C14.理C【思路分析】:,∴,故选C.14.【命题分析】: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长度的计算,求值域,综合解题能力.15.(文)是平面内不共线两向量,已知,若三点共线,则的值是()A.2B.C.D.15.文A【思路分析】:,又A、B、D三点共线,则即,∴,故选.【命题分析】:考查共线向量的定义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运用.16.(12分)已知,若函数.(1)若,且,求的值;(2)若函数y=s
30、in2x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后得到函数y=f(x)的图象,求实数h、k的值.16.【思路分析】:(1)+.(2分),即,∵,∵.故或,∵或.(6分)(2)设是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按向量平移后对应点为,根据平移公式有:,即.(8分)则.∴,得.(12分)【命题分析】:考查向量的数量积,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要求考生熟记公式,掌握常见变形技巧与方法。17.已知 a、b、c为斜三角形ABC的三边,A、B、C为三边所对的角,,,若,,求的值。(12′)17.[思路分析]由知,a2+b2=t2·c2,………………………………………………2′由于△AB
31、C为斜△,∴t2≠1…………………………………………………3′=………………………………12′[命题分析]:本题重在考查三角函数、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结合向量模的概念。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分别是角A、B、C的对边,,且(1)求的大小;(2)若,求的最大值。18、(本题体现了向量与三角知识的交汇,小而巧)解:(1)由正弦定理∴∴∵∴,∴(2),∴∴19.(本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sinB,1-cosB),且与向量(2,0)所成角为,其中A,B,C是⊿ABC的内角.(1)求角B的大小;(2)求sinA+sinC的取值范围.19、【思路分析】:(1
32、)∵=(sinB,1-cosB),且与向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