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ppt

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ppt

ID:48886986

大小:3.22 MB

页数:69页

时间:2020-01-31

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ppt_第1页
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ppt_第2页
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ppt_第3页
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ppt_第4页
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舒丹概念学习: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外界环境信息而影响自身行为的过程。即接受环境的变化而获得新行为习惯(或称经验)的过程记忆:指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贮存和提取的神经活动过程,是学习后经验的贮存、保持和读出的过程学习是记忆的前提,新的学习又常常在已获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记忆的基本类型信息处理理论选择遗忘信息贮存过程短时性记忆感觉性记忆第1级记忆长时性记忆第2级记忆第3级记忆记忆的过程和分类(一)根据信息编码方式及记忆保持时间长短分类,可分成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分4个阶段1.感觉性记忆当外界刺激出

2、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从感官进入相应系统内储存起来称为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一般不超过1分钟,不经注意和处理就会很快消失2.第一级记忆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对词语、数字、文字或其它信息的进一步加工(两条途径)的结果。短时记忆的持续时间一般在几秒到一分钟左右加工途径:口头表达途径非口头表达途径记忆的过程和分类(二)3.第二级记忆反复运用和学习,信息在第一级记忆中循环,转入第二级记忆中,是一个大而持久的贮存系统,在回想时搜索该信息所需的时间较长。这种记忆可持续几分钟甚至几年。4.第三级记忆是一种深深刻在脑海中的记忆,有很强的

3、记忆痕迹,使储存的信息随时被调用,如自己的名字。几个概念感官记忆(sensorymemory)指个体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官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大脑暂时保存信息的过程即时记忆:指感官记忆中经注意而能保存,但不超过20s的记忆。“即时即用”,记忆广度:20秒记忆储存量。工作记忆:即时记忆内容在保存时间上被延续的记忆形式,目的是将暂时保留的信息用于需要完成的某种任务操作。如心算长时记忆(longtermmemory)指记忆中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者,随时可以回

4、忆根据信息储存和回忆方式分类陈述性记忆(外显记忆)情景性记忆(episodicmemory)又称自传式记忆(autobiographicalmemory)语义性记忆(semanticmemory)非陈述性记忆(内隐记忆)非陈述性记忆无意识参与的情况下建立,其内容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记忆,又称为内隐记忆。习惯化敏感化形成的记忆启动效应程序性记忆条件反射形成的记忆程序性记忆:1.是指人类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一类记忆,是按一定的程序学习获得的2.主要包括认知和动作技能两部分,是经观察学习和实地操作而学得的行动性记忆3.在学

5、习后记忆检索的初期,必须受意识支配,清楚地意识到按程序进行活动4.纯熟阶段,自动检索记忆,刻意留心自己的动作反而有时会造成错误5.程序性知识是学校技能教学的主要目的陈述性记忆:1.是指人类对事实性资料的记忆,其特征是在需要时可将记忆的事实用语言陈述出来。2.陈述性记忆经常只经过一个测试或一次经验即能建立,并且可以用陈述性语言精确地表达出来。3.按所记忆信息性质的不同分为情景性记忆语义性记忆情景性记忆:指有关个人生活经历上的记忆又称自传式记忆需依赖评价、比较和推理等获得很难用逻辑或公式表达语义性记忆指个体对周围世界中一切

6、事物的认识,特别是对代表事物的抽象符号意义的了解文字意义的储存是其主体,文字或符号均代表某种意义,个体经信息处理学到文字符号与意义的关系后,再遇该文字符号时,不需重新学习,即知其义语义性记忆是人类一切知识的基础,是学校知识教学的主体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包括字词、概念、定理、公式、推理、思想观点、科学规则等是人类所特有,从简单识字、计数到掌握复杂的现代科学知识,都离不开语义记忆陈述性与非陈述性记忆的区别陈述性记忆是对地点、事件和人物等信息的有意识回忆;非陈述性记忆是关于感知、动作、技巧和习惯的无意识

7、操作。记忆的历程编码(encoding)储存(storage)提取(retrieval)影响记忆的因素几个记忆效应序位效应:(初始效应和时近效应)在序列材料当中,各项目出现的位置会影响记忆表现,称为序位效应。闪光灯效应:指震撼性的事件容易记忆,其震撼性就想闪光灯一样,不仅让人对该事件记忆深刻,连带的对于当时自己的生活细节也历历在目。莱斯托夫效应:指学习材料中最为特殊的事件,容易记忆.注意熟悉度新奇度重要性思考题概念:工作记忆陈述性记忆(外显记忆)非陈述性记忆(内隐记忆)程序性记忆记忆的神经机制短时记忆存在于什么脑结构中

8、,有什么特点?长时记忆的化学变化与重要物质是什么?短时记忆是怎样向长时记忆过渡的?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历史20世纪50~60年代,曾掀起一个记忆物质转移的研究热潮核糖核酸、神经递质、神经肽、受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记忆的痕迹理论短时记忆是脑内神经元回路中,电活动的自我兴奋作用所造成的反响振荡这种反响振荡可能很快消退,也可能因外条件促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