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833261
大小: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31
《赏析鲁迅作品中副词的妙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赏析鲁迅作品中副词的妙用 何为副词? 副词是从程度、时间、范围、情态、语气等方面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即它本身是没有实在意义的,属于虚词,但是如果作者运用恰当,它在句子或者文章中往往意蕴深远,耐人寻味。本文将结合鲁迅先生的作品,赏析副词的精妙之处。 一、关注副词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文本】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
2、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思考】 “也”无非”看似淡然漠然,实际上蕴含了鲁迅对东京强烈的失望、不满之情。此前,他在南京已经读了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为寻求科学救国的真理,带着热情和希望到了日本。但是在东京,他看到清国留学生精心摆弄辫子,学习跳舞,这种缺乏民族自尊、不思进取的表现令鲁迅极为愤慨。“也”无非”两个副词的连用,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怒其不争”。 除此之外,文中“实在”一词修饰形容词“标致”,而“标致”实为反语,程度副词“实在”的运用,
3、则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剌效果,更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视和反感。 二、关注副词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一)副词对表达人物心理的作用 【文本】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 【思考】 “终于”属于时间副词,是到底、最终的意思。儿时伙伴的重逢,理应欢喜,但作为贫穷农民的闰土在一阵短暂又真实的欢喜过后,清醒地意识
4、到自己和“我”地位悬殊,于是回到了等级社会中,恭敬地尊称我为“老爷”。“终于”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闰土和“我”重逢时的心理变化,即由“欢喜”到“凄凉”到“恭敬”。这一最终的态度和称呼不仅表明了闰土和“我”之间已经有了一层可悲的隔膜,也道尽了闰土内心深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压迫和毒害的痛苦,真实地表达了人物的心理。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终于就了坐”,写出了闰土就坐时的犹豫,而这动作的犹豫则表明闰土认为不能和地位高的老爷太太平起平坐。作者对“终于”一词的再次运用,还是要表现闰土内心深受封建等级制度的毒害而带来的精神苦
5、痛。 (二)副词对呈现人物生存状态的作用 【文本】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思考】 “只是”是只会的意思,它写出了闰土在生活重压和封建等级观念的毒害下已然成为一个木头人,面对问答,他无言以对,只
6、会摇头;说到生活,寥寥几句后便无话可说,只是摇头;而他此时心里的感受也只是觉得苦,再也没有其他感觉,整个人已经处于麻木状态之中。为表现闰土此时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作者多次运用“只是”这一表示范围的副词,用来修饰动词“摇头…‘觉得”,从而显示闰土动作的单一和僵化,意在告诉读者此时闰土生存状态的痛苦不堪。 (三)副词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文本】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思考】
7、“不常”是表示时间的副词,作者连用两个“不常”,意在描写寿镜吾老先生面对学生贪玩、调皮时的佯怒,从而表现了老先生严而不厉、严而可亲的性格。“不常”的运用,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三、关注副词对揭示文本主旨的作用 【文本】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竞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
8、的吗?”“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思考】 “竞”是“竟然”的意思,表明不可思议、出乎意料,是语气副词。言外之意是丁举人家的东西是偷不得的,因为他可是“举人”老爷,孔乙己太不识相了。一个“竞”字可见丁举人在世人眼中地位的高大。而孔乙己和丁举人,同是封建社会的读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