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814494
大小:177.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1-28
《特色学校建设背景下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最后.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特色学校建设背景下教师的责任与使命东北师范大学于海波2011年11月25日讨论问题特色学校建设中教师的作用特色学校分类与特色教师发展特色学校建设中的教师角色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一、特色学校建设中教师的作用学校结构来看工作性质来看文化活动来看社会影响来看二、特色学校分类与特色教师成长“自上而下”模式协同期探索期认同期认知期特色文化特色能力特色观念特色知识“自上而下”模式在特色认知期,学校的任务是使教师们理解特色的文本表述的表层含义、深层意蕴和价值追求,了解特色规划的背景、分析和策略;在观念认同期,学校的任务是使教师们形成共同的学校远景,对学校特色定位达成基本的共识,达成相近的、实际的教育观、教学观
2、、课程观、学生观;在特色探索期,学校的任务是让教师们在实践、学习与反思中去实现学校的特色建设,在实践中去寻找个人的位置、扮演个人的角色、完成个人的任务,并适度调整学校的特色定位;在特色协同期,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教师们基本找到了个人的位置,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特色教师文化生态。这时特色学校建设达到了稳定发展期,当然,这个稳定期也是下一次跨越做准备。仔细分析我们区的特色学校建设,基本还处在第一阶段,也有少数学校发展到了第二阶段。“自下而上”模式反思提高期实践探索期理性规划期历史积淀期提炼升华摸索尝试形成共识经验扩散“自下而上”模式历史积淀期,这个时期学校逐渐孕养、形成某一种特色,往往学校师
3、生不被师生明显地感受到,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生长着,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师生,其实在这个意义上,每一所学校都是特色学校,每一位教师都是带有学校文化烙印的教师;理性规划期,在这个时期学校的管理层能够积极地对学校特有的优秀文化进行挖掘、梳理、提炼、提升,并有意识、有计划地推进、发展学校的特色,这时,需要教师主动积极地适应学校建设的需要,寻找个人的角色;实践探索期,在这个时期学校各个行为主体都在各自的工作中尝试完成学校布置的特色建设工作,并在摸索中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此时是教师感觉最艰苦、最困惑也是提高最快的时期;反思提高期,学校总结经验、提出更高的特色目标,这时教师也同样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提
4、高,为进一步提升个人做准备。个人感觉我们区自下而上特色建设的学校并不多,并主要处于第二个时期,也有的已经达到了第三个时期。象槟榔中学、大同中学就属此类。三、特色学校建设中教师的角色特色学校建设中教师应该承担的角色:决策者——执行者建设者——设计者实施者——修正者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成为了特色教师,学校建设成了特色学校。没有特色教师队伍的学校不可能成为特色学校。当然,特色教师队伍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三、特色学校建设中教师的角色特色学校建设中教师的现状(内在)三、特色学校建设中教师的角色特色学校建设中教师的现状(外在)特色教师的成长阶段特色升华期特色巩固期特色形成期特色规划期创造者反思者尝试
5、者旁观者面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教师需要提出不同的培养和提升策略,很复杂,这应该各特色学校,教师共同体建设子课题的重要研究内容。四、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一个是,特色学校建设中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文献意识和文献能力。这里的文献是广义的文献,既包括论文、著作、书籍,也包括案例、总结、报告,还包括教学设计、教案、板报、视频。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懂得借用别人的智慧,而借用别人智慧的一种重要的策略就是关注、学习、内化别人的文献。这就是人与老鼠的区别。也是研究生做论文为什么一定要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文献综述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历程、主题、问题和展望。多数课题的研究现状都不合格。四、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二个
6、是,特色学校建设中教师需要一定的理论准备。目前很多教师排斥理论,排斥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理论太枯燥、艰涩、没意思。这与搞理论的人没搞好有关系。但是,更主要的是,理论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就是一个不遭人喜欢的丑八怪。但是理论是有用的,它的最大的好处就是给我们一些概念、一些视角、一些逻辑、一些思路,没有这些,我们很多的问题就很难思考清楚。比如责任与权力的关系、比如科学精神的结构、比如墨化的本质、比如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比如什么是有效课堂等等。可以说,适度理论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实践也证明,那些名师们都具有着很好的理论素养。四、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三个是,要处理好特色学校与特色教师的关系。个人
7、认为,特色学校在本质上就是有特色教师的学校。因此,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展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教师的特色素养,应该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特色教师也是教师,甚至也是一般教师,不能指望特色教师是全才,否则只能是拔苗助长,造成教师的无力感,导致教师参与积极性的衰减甚至丧失。特色教师的理解应该是一个“复数”,即特色教师是一个群体、一个队伍、一个共同体。特色教师队伍是一个集团军,而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