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 (3).ppt

留侯论 (3).ppt

ID:48804342

大小:2.68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1-26

留侯论 (3).ppt_第1页
留侯论 (3).ppt_第2页
留侯论 (3).ppt_第3页
留侯论 (3).ppt_第4页
留侯论 (3).ppt_第5页
留侯论 (3).ppt_第6页
留侯论 (3).ppt_第7页
留侯论 (3).ppt_第8页
留侯论 (3).ppt_第9页
留侯论 (3).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留侯论 (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留侯论》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创作背景宋仁宗嘉佑五年,苏轼被任命为河

2、南福昌县今河南伊阳西主簿属正九品。苏轼未赴任,经欧阳修、杨畋等推荐,寓居怀远驿,精心准备制科考试。试前,苏轼上杨畋、富弼等人二十五篇《进策》、二十五篇《进论》,《留侯论》就是《进论》中的一篇。中心思想:这篇文章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张良简介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任过五代韩王之相。曾劝

3、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1]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2-3]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作品鉴赏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节:节操。)。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

4、(卒然:突然。卒,通“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首段立论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谓胸怀广阔,志意高远。挟持,指抱负。)。首段立论评析:1.开头一段是立论,提出能忍、不能忍这个命题。2.将“过人之节”具体到“忍”字。3.表面看来,勇和忍似乎是对立的,作者却指出了它们的统一性,比较了匹夫之勇和生活大勇“忍”充满辩证法。夫子房受书于圯上(yí)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隐居的高士。)者出而试之。观其(指黄石公)所以(所做的事)微见(同“现”。)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受书之典故:《史记·留

5、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后老父约见张良于桥上,张良两次迟到,受到老父的责备。第三次张良“夜未半”即往,老父喜,送他一部书,说:“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语毕,老父即离去。次日张良“视其书”,才知是《太公兵法》。圯上老人赠书之意——使张良能忍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谓秦王残杀成性,以刀锯杀人,以鼎镬烹人)。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

6、贲、育(孟贲、夏育,古代著名勇士),无所复施(无法施展本领)。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谓形势有利于秦,还没有可乘之机)。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当中差不了一根毛发。比喻情势危急。),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富贵人家的子弟),不死于盗贼(不会死在和贼的拼搏上),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无礼,厚颇)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而逞于一击之间的典故

7、:《史记·留侯世家》载“秦灭韩”,张良“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评析:1.《留侯论》并不全面评论张良的生平和功业,而只论述他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的过人之节。表现出了作者独特的见地。2.由受书引出文章论证的主人公张良,拂去老人赠书的神秘色彩,写老人赠书之意不在书,对张良忍耐心的考验观察。3.从张良和老人的行动本身这两个方面来论证老人的赠书之意:张良不能忍而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