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学案

《留侯论》学案

ID:972977

大小:6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0-23

《留侯论》学案_第1页
《留侯论》学案_第2页
《留侯论》学案_第3页
《留侯论》学案_第4页
《留侯论》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留侯论》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留侯论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成就。2、掌握本文的意思,掌握重点词素的翻译。3、分析文章结构及特点。二、预习内容1、作者简介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号,眉州眉山人,北宋时著名文学家。他才气横溢,文学成就很大,是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词人、书法家,继欧阳修为北宋文坛领袖。散文为之一,并称;诗并称;词并称;书法、、、苏并称,北宋则是苏、、、并称。绘画音乐也擅长。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人物。一生仕途坎坷。、、学说兼具,入世出世思想随其遭际不同,运用和发挥得相当和谐。(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苏并称;诗苏黄(庭坚)并称;词苏辛(弃疾)并称;书法颜(真卿)、

2、柳(公权)、欧(阳询)、苏并称,北宋则是苏、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绘画音乐也擅长。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人物。一生仕途坎坷。儒、释、道学说兼具,入世出世思想随其遭际不同,运用和发挥得相当和谐。)苏轼善为求异思维,喜作翻案文章,因此文章常常迭出新意。本文一反常论,一谓黄石公为有识之隐士而非鬼物,一谓授书意在折其锐气使之可忍。在此基础上,认为楚汉之争的成败在于能忍与不能忍,而黄石公培养了张良“忍小忿而就大谋”的品质,张良又以之佐刘邦成就大业。连翻旧案,言之成理。全篇以“忍”字为文眼,正说反说,纵横捭阖,气势夺人,颇能体现作者的论辩才能。2、背景链接7育星教育网

3、——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26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论的第19篇。  留侯,指,字。五世相韩,韩为秦灭,寻秦复仇,破家散金,求得力士沧海,椎击始皇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大索天下十日,弗获,匿迹下邳。后佐高祖定天下,辞官归隐,从赤松子游。史有《留侯世家》。良为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高祖平定天下,大封功臣,而良无战功。刘邦说:“,,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良辞不受,后封为“留侯”。留,

4、城名,在今徐州市,有一种说法,具体在今睢宁境内。  (留侯,指张良,字子房。刘邦说:“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良辞不受,后封为“留侯”。留,城名,在今徐州市,有一种说法,具体在今睢宁境内。)本文是一篇进献给皇帝的史论,目的在于应试求官,向考官和皇帝显示才华,所以写作时很用力,是苏轼青年时代的重要作品之一。3、给加点字注音卒然临之 刀锯鼎镬虽有贲育倨傲鲜腆 肉袒 圯上老人间不容发卒(猝)cù然临之 刀锯鼎镬huò虽有贲bēn育倨jù傲鲜xiǎn腆tiǎn 肉袒tǎn 圯yí上老人间不容发(fà)三、课堂教学1、通读全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第二部

5、分(2-4)第三部分(5)第四部分(6)7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一(1)总领全文,提出论题“忍”字。通过“匹夫”和“大勇者”形成对比阐述“忍”与“勇”的关系。二(2-4)写留侯的“忍”或者圯上老人教“忍”。三(5)写留侯用“忍”。四(6)析史迁之疑,驳太史公之见。2、研读文本:基础积累1.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3.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4.郑伯肉袒牵羊以逆5.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6.臣妾于吴者7.忍小忿而就大谋8.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9.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10.犹

6、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11.养其全锋而待其弊12.不称其志气13.匹夫见辱14.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15.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16.以为鬼物,亦已过矣17.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18.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19.句践之困于会稽20.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21.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1.微见其意【通“现”,表现】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3.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使……受摧折,使动用法】4.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5.其君能下人【居于……之下,谦逊地对待,名活用为动词】6.臣妾于吴者【称臣称妾,或充当奴隶】7.忍小忿而就大【成就,完成】8.当淮阴破齐而

7、欲自王【立王,称王,名词活用为动词】7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9.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都使动用法】10.非子房其谁全之【全:成全】12.不称其志气【符合】11.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疲困】13.匹夫见辱【被】14.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通“猝”,突然】15.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怎么】16.鬼物,亦已过矣【太】17.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正】18.盖亦已危矣【太】19.句践之困于会稽【取消句子独立性】20.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