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诗歌专题.ppt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诗歌专题.ppt

ID:48783239

大小:149.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1-24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诗歌专题.ppt_第1页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诗歌专题.ppt_第2页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诗歌专题.ppt_第3页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诗歌专题.ppt_第4页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诗歌专题.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诗歌专题.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5年)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2分)(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2分)(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

2、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2005年)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2分)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颈联”就是第三联,这是阅读古代诗歌应该掌握的常识。什么是对仗?构成对仗的词语,必须是词性相同和相对的词,或结构相同的短语,处

3、于上下联的位置。答:“荒村”与“古寺”(“断霭”与“流莺”、“生”与“语”)。(2005年)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从注释和标题可看出,这是作者离开家乡,初任巴东知县所

4、作,“怀归”揭示了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诗歌由写景到抒怀,由“聊”到“惊”,就表现了一种由闲情到心惊思乡的感情变化过程。答: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1分)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1分)(2005年)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

5、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能力。中国有“诗画一家”的传统审美观和审美情趣。“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强调的是无人渡河,孤舟横江的寂寥。“一船夫睡船尾,横一孤笛”能很好地表达这一意境。答: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2分)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1分)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内容。(1分

6、)(2006年)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①。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答:①晚:归艘钟声。(1分)②望:江、青山、远帆、老鹤。(2分)(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答:“带”采用了拟人手法(1分),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1分)使画面具有动感。(1分)(2007年)10.

7、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2007年)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答: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有清秋,日暮,

8、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2分)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2007年)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