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的祈祷 (4).pptx

少女的祈祷 (4).pptx

ID:48779833

大小:8.12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1-24

少女的祈祷 (4).pptx_第1页
少女的祈祷 (4).pptx_第2页
少女的祈祷 (4).pptx_第3页
少女的祈祷 (4).pptx_第4页
少女的祈祷 (4).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女的祈祷 (4).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你们喜欢音乐吗?《少女的祈祷》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芭达捷芙丝卡巴达捷夫斯卡(TeklaBadarzewska,1834-1861,出生日期不明,一说她生于1838年)是波兰的女钢琴家、作曲家,主要作品为三十五首钢琴小品,风格单纯而清丽,但她的大部分作品默默无闻,只有《少女的祈祷》(作于1856年)是世界名曲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钢琴小品之一。她创作这首《少女的祈祷》时,年仅18岁,她不幸于24岁因肺炎离开了人世,可是她的这首精致小品却足以使只有短暂生命的她流传百世。芭达捷芙丝卡的生平芭达捷芙丝卡这首钢琴曲带给你什么感觉?亲切感人略带伤感但又异常优美浅显淳朴

2、作品解析这首曲子为降E大调,4/4拍,行板,采用了主题和变奏的曲式结构,乐曲旋律优美动听在乐曲结构上,它以抒情的方式描绘出音乐本身所代表的意境的美好。前四小节的降E大调音阶简短而明朗,宛如教堂的钟声响起,令人眼前一亮,勾画出一座高大庄严的教堂形象。紧接着的两个琶音为引子后便呈现出乐曲主题的五个变奏,温婉幽丽,色彩分明,时而欢快时而忧伤,仿佛预示着少女在祈祷时内心丰富的感情变化。乐曲的第一个主题变奏是以分解和弦的上行音调和轻捷的八度下行音调组成,其波浪式的旋律线和上下行的音型,具有柔和的回旋感。在第二个变奏中,右手的八度主旋变成了三个八度的琶音,欢快、

3、清丽,是主题的另一个体现。这一段变奏中,琶音和颤音的出现是表现乐曲情感的细节,也是感情的细节,是体现少女内心深处思想的关键,也是整个曲子的演奏重点,在弹奏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音乐的节奏和音符与音符的连贯性、颗粒性。乐曲的第一个主题变奏是以分解和弦的上行音调和轻捷的八度下行音调组成,其波浪式的旋律线和上下行的音型,具有柔和的回旋感。在第二个变奏中,右手的八度主旋变成了三个八度的琶音,欢快、清丽,是主题的另一个体现。这一段变奏中,琶音和颤音的出现是表现乐曲情感的细节,也是感情的细节,是体现少女内心深处思想的关键,也是整个曲子的演奏重点,在弹奏时一定要注意把

4、握好音乐的节奏和音符与音符的连贯性、颗粒性。乐曲的第三个变奏是左右手的交叉弹奏,其低沉的八度和弦声就像是少女心里发出的一声声叹息,令人遐思而难忘,整首曲子的感情在这一段的变奏中由高昂的欢快转变成深切的低沉。反复两次变奏后便是乐曲的第四个变奏,第四个变奏在形式上较第二个变奏略有变动:三度的琶音变成了两度琶音,弹奏起来更加有力度感,而且在每次反复之间穿插了颤音做衔接,使得旋律反复时更加连贯紧凑,自然流畅。在这一段的变奏中,乐曲的情感由低沉再次回到了欢快上,但又不及先前的高昂。乐曲的最后一个变奏是以三连音为主的主旋,包含热情,激昂而热切,充满了少女青春的活

5、力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左右手的八度连音把乐曲的情感推向高潮,升华全曲的主题。变奏的定义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作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听起来和演奏起来更多变,有利于乐曲更好的表现其感情。变奏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一段相同的旋律能通过不同的方法变幻出很多形式的变奏曲。曲式结构引子+A+A1+A2+A3+A4什么是引子?什么是前奏?歌曲的过门叫前奏钢琴曲前面的过门叫引子今天我知道了: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什么曲子?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这首钢琴曲是什么类型的曲子?他的曲式结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