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ppt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ppt

ID:48709904

大小:1.82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1-19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ppt_第1页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ppt_第2页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ppt_第3页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ppt_第4页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4.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最新考纲考点一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1.可逆反应(1)定义在_____条件下既可以向__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__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2)特点①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②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_____(填“大于”或“小于”)100%。(3)表示在方程式中用“____”表示。同一正逆小于2.化学

2、平衡状态(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_____,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状态。(2)化学平衡的建立相等质量或浓度(3)平衡特点探究思考答案<><(1)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2)在恒压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3、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答案(1)①④⑥⑦(2)①④⑤⑥【示例1】(2012·上海化学,六节选)用氮化硅(Si3N4)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完成下列填空:(1)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上述反应,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L,3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固体的质量增加了2.80g,则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2)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a.3v逆(N2)=v正(H2)b.

4、v正(HCl)=4v正(SiCl4)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d.c(N2)∶c(H2)∶c(HCl)=1∶3∶6思维启迪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根本标志:(1)化学反应速率经换算之后,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2)对于一个随反应进行而改变的量不再改变时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1)0.02(2)ac【示例2】(2012·山东,29节选)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g)(Ⅰ)(1)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g)2NO2(g)(Ⅱ),当温度升高时,气

5、体颜色变深,则反应(Ⅱ)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一定温度下,反应(Ⅱ)的焓变为ΔH。现将1mol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解析(1)温度升高,气体颜色变深,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2)该反应由正方向开始进行,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恒压时,容器的体积增大,气体的密度随容积的增大而减小,达到平衡时则不变,故a对;该反应的焓变始终保持不变,与是否到达平衡状态无关,b错;n(N2O4)逐渐减小,容器容积不断变大,故v正逐渐减小,达平衡时不变,c错;该反应由正向进行,N2O4转化率

6、逐渐增大,达平衡时保持不变,d对。答案(1)吸热(2)ad“两审”“两标志”突破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两审”一审题干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二审反应特点:①全部是气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②有固体或液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2.“两标志”(1)本质标志v正=v逆≠0。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正反应消耗掉某反应物的速率等于逆反应生成该反应物的速率。(2)等价标志②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或质量)分数保持不变。③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⑤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达到最大值且不

7、再随时间而变化。A.c1∶c2=3∶1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mol·L-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