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709176
大小:3.71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1-19
《刘红霞的《12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学校刘红霞12、*想别人没想到的说课稿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丰富的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文本的生成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重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又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故我在设计《12、想别人没想到的》是让学生更直接地接触教材,并且将教材与身边人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
2、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设计理念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3、以读引读: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外读一些历史故事。二、说教材《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这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3、,同时也形象生动地突现了本组教材“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的专题。三、说学情本班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从字、词、句三个方面进行预习的好习惯,并且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也能在字、词、句、段、篇等各方面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质疑。初步掌握了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抓住重点语句表达比较浅显的个人体会。但有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课外阅读量太少。四、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内容。(2)积累文中四字词语,理解体会画师说的那段话。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了解课文内容。(2)通过诵读品味
4、,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五、说重难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六、说评价设计1、针对目标1:通过默读,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用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借助文本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重、难点。2、针对目标2和目标3:用故事引出课题后,先检测学生们预习的能力,然后学生质疑课题,教师顺势指导读课前导读,让学生明白本课重点是:“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呢?”让学生
5、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带问题读、自由选择读、指名朗读”达到对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的检测,在小组合作汇报交流时,我抓住三位徒弟的画及画师的话,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进行朗读指导,进行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知道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七、说教法学法1、自学、合作学习,点拨、启发学生了解课文内容。2、默读、诵读互为交叉,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八、说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
6、布置学生预习课文。(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并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1)按要求预习课文。(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九、说教学流程(共分八个环节)1、故事激趣、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细读课文、直奔重点4、升华主题、突破难点5、拓展延伸、说说议议6、齐读全文、强化认知7、板书总结、强化记忆8、作业超市、展现层次十、教学过程:1、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课题,(板书:12、想别人没想到的)(2)扣题目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从自学导读入手,使他们在无意中
7、转入正题;知道怎样扣题目质疑,有效地抓住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学生思考。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积累语言、感悟文体的根本方法。在这个环节里,放手让学生自学,练习默读;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全文大意。安排学生合作学习,交流不理解的地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3、细读课文、直奔重点:1、小徒弟为什么赢得了画师称赞?2、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找出句子和关键词语,用波浪线画出
8、来。3、画师是怎样称赞小徒弟的画的?用横线画出来。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解决学习重点。4、升华主题、突破难点(理—悟)画师是怎样称赞小徒弟的画的?1、抓住关键词句诵读最后两段,深入体会。2、理解“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词语和最后一个反问句: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诵读体会,突破难点。3、如果让你在这张纸上画最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5、拓展延伸、说说议议: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