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城基实验中学2013.doc

[答案]城基实验中学2013.doc

ID:48698433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7

[答案]城基实验中学2013.doc_第1页
[答案]城基实验中学2013.doc_第2页
[答案]城基实验中学2013.doc_第3页
[答案]城基实验中学2013.doc_第4页
[答案]城基实验中学2013.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答案]城基实验中学201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基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测试卷[22、《短文两篇》及名著阅读]命题人:陈培妍时间:2013年10月班级姓名座号一、古诗文默写。1、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2、从《春望》中_白头搔更短___,_浑欲不胜簪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3、《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吏呼一何怒_,妇啼一何苦。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5、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6、《早寒江上有怀》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

2、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乡泪客中尽      ,  孤帆天际看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2分)有龙则灵显灵斯是陋室这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乱耳使……扰乱劳形使……劳累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3分)A.草色入帘青便舍船,从口入B.有仙则名不能名其一处也C.可

3、以调素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3、翻译下面的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使双耳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4、用原文句子填空。①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③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④文中与“时人

4、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5、作者从环境清幽宁静、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三个方面描写陋室,说明陋室不陋,表现居室主人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2、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3分)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6、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C)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

5、诸葛亮、扬子云。(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句子。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可爱者甚蕃多濯清涟而不妖洗涤亭亭净植 耸立的样子不蔓不枝生枝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陶后鲜有闻  少3、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2分)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

6、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4、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3分)A.陶渊明独爱菊   无独有偶B.香远益清  精益求精C.宜乎众矣     因地制宜D.亭亭净植   植树造林5、翻译下面句子。(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芳;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6、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6分)菊:隐逸者,逃

7、避现实的人。牡丹:富贵者,贪图享乐的人。莲:君子,高洁正直的人。7、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答:叹惋菊花;鄙薄牡丹;赞美莲花.8、本文采用衬托写法,用菊花、牡丹衬托莲,从而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逐富贵、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9、作者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10、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C)(3分)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C.“可远观而不可

8、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