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诗歌教学中的美育.doc

试谈诗歌教学中的美育.doc

ID:48694553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2-27

试谈诗歌教学中的美育.doc_第1页
试谈诗歌教学中的美育.doc_第2页
试谈诗歌教学中的美育.doc_第3页
试谈诗歌教学中的美育.doc_第4页
试谈诗歌教学中的美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谈诗歌教学中的美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受•欣赏•创造—--试谈中学诗歌教学中的美育 诗歌教学,是中学、中师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是就目前的教学实践看,诗歌教学仍是一个难点。有的用教记叙文的方法,给诗分段,归纳段意,把一首充满韵味的诗肢解得七零八落;有的大搞古诗的白话对译,将一首充满灵性的诗变成一篇散文。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乏味,更谈不上受到美的熏陶了。出现这些失误,主要是忽视了诗歌的文体特点,忘记了诗歌特有的美育功能。教学中,怎样根据诗歌的特点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探索。导之以读

2、感受美 诗歌是文学的一大样式,它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都是用来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但是由于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效能不同,诗歌又有着自己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特点。何其芳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关于写诗和读诗》)艾青说:“诗必须有韵律,这种韵律,在‘自由诗’里,偏重于整首诗内的旋律和节奏,而在‘格律

3、诗’里,则偏重于音节和韵脚。”(《诗论》)这些说明,诗歌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具有韵律,不论是自由诗,还是格律诗,都有着自身的音乐美。 为了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教学中,紧紧围绕诗歌的这一特点反复吟诵,就能使学生进入到艺术氛围中,加强对诗歌这一形式美的感受。 范读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情的先导。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通过声情并茂的节奏、韵律等会更好地直观地再现诗歌的声感美。如学习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老师在范读时注意诗中排句体现的气势和节奏,传达出诗人对保姆的挚爱、怀念之情,使学生受到了节奏美的感

4、染,较快地进入了诗歌意境。 播放教材的示范朗读声像带,是范读的又一形式,特别是一些著名播音艺术家的朗读,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自然流畅、娓娓动听的声音气息,使学生借助声觉形象进入诗中意境,为诗歌的音乐美所陶醉。如在学习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时,我在课堂上播放了著名播音员方明朗诵的录音磁带。方明同志那浑厚深沉、极富感染力的朗诵,拨动了同学们的心弦。有的学生听着听着,流出了热泪,整个课堂呈现着一种悲壮肃穆的气氛。这种气氛既有利于学生体会诗的美学价值,又使学生在这种心理陶醉中净化了情操,美化了人格。 当然范读

5、只是一种先导,只有学生自己吟诵,才能体味出诗歌的音乐美。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的要领;掌握有关诗词音乐美的一般知识,了解旋律、用韵、节奏等常识,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例如朗读张志民的《一秒歌》,指导学生要读得停顿准确,轻重分明,快慢适当,语调得体;还要点明此诗用排比以增强节奏感,用反复突出诗的旋律,用提行强调诗句的重点,用简短的句子突出诗的气势,表现出珍惜时间的紧迫感。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朗

6、读中进入一种急切紧迫的气氛中,进一步感受到珍惜时间的重要。 学习古典诗词,更要继承先人一唱三叹、不绝于耳的做法,使学生在反复吟诵中逐渐加深对诗词声情美的感知,从而陶冶他们的感情,不断良化他们的听感。如能配合教学,播放一些有关的诗词歌曲声像带,效果会更好。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后再播放用古曲演唱的《大江东去》,相信这支在“铁琵琶”、“铜绰板”的伴奏下,由“关西大汉”演唱的古典乐曲,会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豪放词的风格,更好地感受到诗词的音乐美。引之以析欣赏美 朗读,是从诗歌的形式入手,引导学

7、生感受美。仅此是不够的,还要根据诗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诗词,这是进入诗的意境,领会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关键一环。只有完成这个环节,才能使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欣赏到诗的内在美。 诗是用形象思维的,“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分析诗也要根据这一特点,运用联想和想象,去再现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去体味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和耐人寻味的哲理,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引导学生探讨诗人的创作意图,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体现的时代精神。 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真诚表露,而诗人的思想感

8、情无不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分析诗时,首先要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诗中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地点,即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环境。其次要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思想,知道他一生的经历和思想的变化。再次要了解他在创作时的思想动态,是什么事件或人、物触动了他,引起了他的深思,激发了他的情感,使他产生了创作冲动。了解了这些后,就可以对诗的基调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例如陆游的诗词,中师课本选了《书愤》、《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两首。教学中,我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