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

小学教师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

ID:48636367

大小:86.9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7

小学教师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_第1页
小学教师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_第2页
小学教师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_第3页
小学教师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_第4页
小学教师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师德标兵事迹材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教师师德标兵事迹材料            心系乡村孩子梅香三尺讲台        放弃随军去大城市的机会,毅然留守山村小学;25年如一日,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倾注在乡村孩子身上;忠孝两难全时,以对三尺讲台的大爱而告慰病塌上的双亲……        赤子情,糍粑心。这就是牛田镇中心学校xx事迹的真实写照。        xx,女,现年43岁,小学高级教师,大专文化程度,现工作于桃江县牛田镇中心学校。该同志1984年7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25年里,一直辗转在牛田镇乡村小学,矢志不移地坚守在农村小学一线教学岗位。她以优良的师德,视生如子的情怀,赢得

2、了父老乡亲及一批又一批孩子的赞誉,也先后被学校、上级教育机关和政府授予先进奖项10余次,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妈妈老师”。        坚定的选择:“我这一生,无法离开乡村的孩子。”        1984年,xx18岁。同年,她所在的三塘湾村村小学,因为偏远而没人情愿前来任教。这种情况下,人生本有着许多更好选择的她毅然走上讲台,成了一名村小老师。此后,她先后以单位工作需要为重,于麻牛小学、郭家塘村小、临市街村小等地任教。这些学校共同的特点是,地处偏远,教学条件很差。可以说,每当学校领导遇到人员不好调配的时候,她总是解决难题的人。而她所工作过的学校,

3、年年都拿到了“模范村小”的奖励。        1999年,xx在牛田镇各村小辗转了15年之后,遇到了人生又一次选择。其时,她的在解放军海南某部升职的丈夫,已具备让妻子随军的机会。不去?夫妻两地分居多年,机会难得,而且海口比之牛田,工作与生活环境当然要好;去?日日夜夜与孩子们相处在一起,实在是舍不得他们……最后,面对许多人求之不得的机会,xx竟又一次留在了孩子们身边。        此后,为了夫妻俩不再分居,xx丈夫以团职的身份,转业回地方,工作于当地检察院,并将家安置在县城。检察院是个显要的部门,而xx两位哥哥,一个是原牛田联校工作人员,一个是湖

4、南农大教授及系主任,有着不错的人脉资源。这样,xx稍做一点努力,就有机会进县城工作。但是,10来年过去了,就是当儿子在县城上了高中,需要人照顾,她也没向领导提过进城工作的要求,仍坚守在牛田的村小学。有人为她惋惜,她说:“没法,我这一生,是无法离开这些乡下的孩子们了。”        25年视生如子:“我是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孩子。”        “入了这行门,就做好这行人。”xx经常这样说。        xx这样说,也这样做。        25年的从教生涯里,xx以良好的教学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面对新形势

5、、新任务,新的课程和教改,坚持从书本中学,向身边的同事学,还从教学中学习总结。为了学习,经常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从不气馁。遇到学校放寒暑假,她坚持参加普通话、计算机、舞蹈、书法等知识培训,并以优良的成绩获得了各类证书,通过参加培训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本领。        清苦的村小工作生涯中,xx更没有过打骂学生、歧视差生、办班获利等一切有违师德的的行为。        xx更将人们感动的,是她25年里面对孩子们时时刻刻表现出的慈母情怀。        她在原三塘湾村小学教书时,三年级胡学丽的父亲患有轻微精神病,母亲改嫁,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6、开学时,班上其他学生都来学校报到了,只有胡学丽没有来,xx急了,便到胡学丽家走访。当她刚进入胡的家门口时,只见满屋是泥土和灰尘,而胡学丽和衣睡并盖上破烂的被子睡在床上,xx掀开被子,并把她扶了起来,并问为何不到学校报到,胡学丽顿时大哭起来。胡学丽边哭边告诉xx:“家里现在饭都没吃,哪有钱读书呀,父亲不让读书了”。xx立即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交给胡学丽先买点米,并告诉她明天先到学校报到,学费将想办法解决。这样,胡学丽得以重返课堂。        xx年下学期开学时,xx在教室里给学生办报到注册手续,见牛田镇株树山村一位李大娘领着一个8岁大的男孩在教室门口

7、徘徊,xx见后,觉得事有原因,便主动上请打听,了解到李大娘的儿子原来在某煤矿挖煤时,因出事故被石头压成了残废,李大娘的儿媳妇也因不堪贫困,抛夫别子离家出走了,至今仍杳无音讯。这8岁男孩名叫李宏宇,看到邻居家的孩子都上学了,特别想读书,奶奶便把他带来了学校。xx看着祖孙俩,心情难受,她告诉李大娘,收下孩子读书,课本费与生活费等由她承担。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可说出许多。        xx身边的人都知道,每期开学前,就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她常一连几天几夜奔走在各个失学孩子的家里。她说:“我自己的孩子,不会让他失学的,农村的孩子,也是孩子呀,

8、我怎么忍心他们小小年纪就辍学呢?”据牛田中心校的统计,xx所任教班级,25年里,不见一个孩子因家贫等原因失学,她劝学重返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